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林湖民歌

2018-10-30 11:25:10

□特约撰稿 徐兴旗  摄影 杨桂宏  标题书法 冯秦

“一片片来哎水田白茫茫哎,大嫂子哎小妹妹栽秧忙。啊里隔上栽,啊里隔上栽……”悠扬的吟唱从如梦似幻的乡野传来,赤巴光脚、水田边的田埂上、扭动着身姿的女人们在风摆柳似地前行,面对一汪如镜的水面,一个美丽的传说徐徐展开。

《啊里隔上栽》《隔离隔三垛》《隔挡哉》等林湖特色民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林湖人的美好记忆,是里下河地区文化的一个符号。

相传林湖因独特的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及其延续千年的农耕、渔猎文化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民歌。从藏于市博物馆的单音孔陶埙到《兴化县志·胡志》里泰伯建勾吴并“以歌为教”找寻,她在传承里下河地区民歌明快流畅、清新泼俏的魅力的同时,接纳江南民歌委婉清秀、柔美细腻的基调,与北方民歌侉腔泼调、粗犷苍劲的元素相互渗透兼融。

从隋唐时期,里下河一带有民谣《采菱(莲)曲》到民国初所编的《曲词工尺杂语》中收录的乡曲“吹歌”(《采莲望舟吹》),从上世纪五十年末,中央新闻电影记录片厂厂长汪洋创办的魏庄“农民业余文化学校”,女中音歌唱家罗天蝉等20多位艺术家一边与林湖民歌手学民歌,一边执教新民歌,再次掀起林湖民歌“大家唱”的风潮。“林湖秧歌”作为里下河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及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已得到了大家广泛认同。

千百年来,得胜湖边人家自觉自愿地把口口相传吟唱当成是宝贝。因为有她,林湖才成为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水乡情韵、地道的本域之音、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林湖民歌,因为有她,才造就了里下河地区的“活态化”非遗。

“林湖民歌”犹如一座“文化金矿”,先后入选《江苏民间音乐集》《江苏民歌一百首》等民歌专集的同时,也成为各种文艺舞台争相表达的对象。

1939年夏,从白驹西迁兴化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驻魏庄后,曾有李姓、鲍姓等文员收集魏庄一带民俗民谣等事宜,使《进军歌》《芳草》等乡谣得以在慰劳抗日国军的活动中重新传唱。1944年秋,魏庄成立了抗战文工团,周奎章、王素英、徐祝海、瞿世慧、丁鼎等20多位当地民歌手荟萃该团,他们根据“十恨”“月儿渐渐高”“小郎调”等谣曲新编的《武装保家乡》《王大嫂》《哭青菜》等民歌很快传遍苏中大地,深受广大军民喜爱。

1956年,《隔离隔三垛》参加了省首届民间音乐周汇报演出,翌年又走进中国第一届音乐周的殿堂。汤晓玲、王素兰、王冬英等四位林湖民歌手分别被扬州文化学校、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歌舞团等单位选调为专业演员或客座教师,她们教唱的《栽秧要趁好时光》、《日出东方放红光》《小小渔船两头翘》等10多首林湖民歌在省、地、县广播电台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周”教唱节目中播出。

特别是电影纪录片《水乡红旗》、电影《布谷鸟叫了》在林湖等地摄成后,林湖民歌由此唱响全国,《栽秧要趁好时光》《隔离隔三垛》等5首代表作被写入中国音乐史,先后列入南京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江苏省中小学等院校的音乐教材,并很快流传到十多个国家。

林湖民歌文化从历史走到今天,从民间走向大众。如今,怎样挖掘保护和传承林湖民歌文化,备受关注。

林湖民歌是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种类、形式多,而且具有浓郁的水乡情韵,地道的本域之音,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显然与6000多年的历史渊源与厚重的文化积淀相关。近年来,改编后的《声声秧歌交情来》《越干越欢追铁牛》《林湖秧歌》《牛歌秧姐唱情歌》让人更易于传唱。

笔者以为林湖急需一个留存林湖民歌文化记忆的地方,既要复活历史,又要着眼当下,更应放眼未来。应从民歌生态、工艺生态、服饰文化生态、生活习俗生态等方面来保护林湖民歌文化的生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将林湖民歌文化发扬光大。

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