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流风
□ 文/汪夕禄
至明代洪武年间,范仲淹办公时的古衙,已经显得陈旧不堪。知县徐士诚将县衙向西扩展,紧邻宋代古衙另建一座新衙。原宋衙被降格使用,“明为主簿署,裁缺为县丞署”,到了清代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县丞亦裁缺、古衙闲置。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建于城北拱极台上的昭阳书院,因为连日阴雨,为洪水所困,几乎倾颓,已经成为危房,不能使用,兴化地方名士向知县申请保留宋代古衙,用以新建书院。知县呈请省、府首肯,改县丞署为“文正书院”。以范仲淹谥号“文正”为书院名,表达了兴化人民对范仲淹世代景仰之情,同时也希望借范仲淹文名为兴化学子讨得好彩头。
文正书院既是学子学习之处,也是兴化文人墨客以文会友、读书讲学的地方。书院有“上房三间”,中奉至圣先师,旁奉范文正公,正屋以西刚好是梅花岭,范公读书处。主厅命名为文会堂,知县龚善思在一篇《记》中十分敬佩地说:“文会堂课士旧额至令犹深人仰止之思焉。”堂中一副柱联则完整地表达了兴化士民对范仲淹的景仰和景范办学的宗旨:“是前贤听政之堂,尚有风流余韵;为后学会文之地,定多益友良师。”
明代邑人陆颙写诗赞道:
“光风转兰蕙,霁色满南轩。虽无丝竹音,欣聆君子言。灏灏太古心,悠悠洙泗源。六籍论尚余,千古道弥尊。来者踵遐躅,薰荃颜色温。高怀足厌饫,奚用倒芳樽。泉声泻幽意,空香澹无痕。麈谈未为薄,岁寒期与论。”
文正书院曾培养出很多历史名人。被中国文学史赞誉为继曹丕、刘勰以后第三座里程碑,《艺概》作者、清代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就在这里完成了少年时期的学业。
由于兴化人口增多,一个文正书院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要,政府在创办文正书院的同时,又在范公祠中设景范书院和范公祠社学(后改学堂)。清末变法,科举制度取消后,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范公祠首设兴化教育局。文正书院改办为文正高等学堂。辛亥以后,文正书院设县立初级中学,这是兴化近现代数十座中学的母体和肇始。
范仲淹对兴化教育倾注心血甚多,对于兴化早期的城市建设亦非常重视,提倡以园林建筑美化城市,并用建筑这一无声的艺术教育人民。他把美好的情操融入亲自设计的两座园林之中,一座为“沧浪亭馆”,一座为“梅花岭”。
沧浪亭馆筑于城南沧浪溪与南官河交接处的沙咀之上,主要建筑为沧浪亭和濯缨亭。稍北处,有一座唐代以前的三闾大夫庙,祀奉着屈原和他的姐姐女媭。范仲淹巧借环境,赋予新意,以屈原《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为主题,突出为官至“清”,昭揭了自己的人格个性。
梅花岭筑于宋代古衙的后苑西园内。岭之南栽植修竹百竿,竹为青竹,竿竿挺直,中空有节。岭之上高亭耸立,亭中古梅香气四溢,可达衙外。岭后厅堂轩敞。岭有亭,即前文所提“梅亭”,植有范仲淹亲自栽下的古梅一株。
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心里所忧的都是百姓。关注民生,是他一以贯之的施政理念。兴化任上与张纶等人一起修成捍海堤,之后又建学宫兴教育,美城市淳教化,对兴化贡献可谓大矣。兴化百姓没有忘记他,不仅将捍海堤命名为“范公堤”,还于范公堤畔修筑祠堂。祠名“三贤”,祀奉范仲淹和筑堤有功的胡令仪、张纶。筑于千年以前的兴化“三贤祠”,实际上是全世界最早关于范仲淹的纪念性建筑。
200年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兴化正式建专祠,名“范文正公祠”,简称范公祠。这是全国第一座范公祠,比日后筑于他家乡苏州的范公祠要早上半个世纪。
最初的兴化范公祠建于老坝头古学宫与沧浪亭之间。有碑记载为:“屋三,凿方池,亭其对。”遭元末兵燹后,于明正德间修葺扩建,嘉靖年间为防倭寇,迁建城内文庙以东,今市三院处。
其时规范宏大,是兴化所有名人祠堂中最具气势的一座。祠前跨街立“文正坊”,祠门石狮相对。享堂额为“文正流风”,壁嵌范仲淹在兴化所作的《清风谣》等五首诗碑。祠中多有碑记,皆云范公“道德在民,永志弗忘”;又有历代赞辞:朱熹之“范公乃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元遗山之“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二见”,刘宰之“北宋第一人”等。每年春秋官祭,十分隆重,新官到任,例为首日献香。
范仲淹能够主政兴化4年之久,实在是兴化的幸运。他对于兴化的贡献和影响,无论如何大书特书都不为过。
第三是美化城市,作为苏州人的范公,当然知道美化城市的重要性。
兴化的二月,春光诱人,暖风拂面,他漫步兴化城南。这里是兴化风景洵美之处,清代邑人李国宋曾有诗《南溪》赞美:
孤城乱水急西流,徙倚南津近晚秋。负郭人家杨柳岸,绕村渔艇荻芦洲。穷年地僻供虾蟹,短日天长叫秃鶖。但使金堤牢筑版,野农含哺百无忧。
一路鸟语花香,不知流淌了多少年的南溪和沧浪溪正以自己的节奏缓缓地流动着,波平浪静的河面之上,渔人慢慢地划动着小船,木桨击打水面的声音,被埋没在渔人清脆的渔歌中。倒是河鸥水鸟不甘寂寞地飞上飞下,在空中和水面之上划出一道道流动的痕迹。
范仲淹有感于鸥鸟之性,作《南溪驯鸥》,诗云:
万物有长性,性无不贵生。凤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他走到南溪与沧浪溪交汇处,那里水域阔大,两河相交,涟漪微泛,水气浩渺,和风送暖。
真是一处好风景。可惜此处荒芜,五代兴化建县时原有一座驿馆(俗称接官亭),但在后周征服南唐江北十四州时被战争所颓。此刻,只余断壁残垣,荒草杂树。
范仲淹决定在此处砌驳岸,建凉亭。
宋代官员还没有落入八股取士的樊笼,他们不仅多才而且多技。
范仲淹亲自参与设计并指导在南溪(今城南官河)与沧浪溪(今沧浪溪)交接处的沙咀上建筑了两座高大轩敞的凉亭和连接“双亭”的瓦卷回廊,并在花园垛对岸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岸。
此为“沧浪亭馆”雏形。
范仲淹又在两座亭子的基础之上,修建门厅、轩厅、客厅、斋馆、轿房、马厩等配套设施。
同时美化环境,在轩亭周围广植幽篁、兰草、梅花、垂柳,又在宽敞处构筑假山鱼池。登上假山,极目远眺,南溪美景尽收眼底。
一座江南式样的园林很快初具规模,范仲淹因兴邑本为楚地,多有楚风,故取楚国民歌《孺子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将驳岸南端一座正方形歇山顶鸟檐飞角的凉亭命名为“沧浪亭”,将北岸古码头上八面重檐翘角的凉亭命名为“濯缨亭”。
像所有文人士大夫一样,范仲淹在为新亭命名的时候,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为官理念,即造福黎民,为官至德。从短短的《孺子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乐情怀的萌芽。水无论清浊,而我自是我。
范仲淹在一首名为《出守桐庐道中》的诗中,剖明了自己的心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见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可以说,沧浪亭馆成了范仲淹政事之余,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当他从城中县衙缓步出来,走向城之东南,不久便可以来到风景优美的沧浪河畔,饱览自然美景。而此刻,很多文人雅士,平民布衣也各自结伴,在此赏景游玩。
这也许就是范仲淹建造沧浪亭馆的初衷,在自然美景当中,官绅与平民同乐,鸿儒与白丁共游。在沧浪亭馆,他们之间好像隔得不那么远了。人们站在沧浪亭上,远眺南溪、沧浪二河,一时宠辱皆忘不知身在何处了。
沧浪亭馆的建成标志着兴化城有了第一座文人园林,这对于兴化城市建设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众多文人的聚会相约和吟诵赞美,使得沧浪亭馆成了兴化最具人文内涵的园林胜境。
南宋绍兴年间,湖州人吴莘在兴化做知县,曾撰《濯缨亭记》,因距范仲淹的年代不算久远,或许可以从中窥见“沧浪亭馆”景区当年的风貌:
“亭并溪当邑东西之中,眼界轩豁,荷汀苹渚,鸥鹭翔集,风帆露楫,朝夕往来,景物互变,而俱宜焉。草色际天,绿波弥漫,则于春宜;冰轮浮空,晃朗洞澈,则于秋宜;暑则南熏徐来,夐无间隔,凉彻肌骨;隆寒乃黄芦旅雁,妆点雪意,如展画图。凡是诸景,昔也散漫而不属,今皆森列于斯亭之上,足以广吾胸中之云梦,而溢笔下之波澜。”
在河岸之上,亭台馆舍,青砖黛瓦,好多建筑都是开放式的,回廊卷瓦,轩厅宽敞,临水处设小窗,或圆或方,用以取河中美景,引水上清风。
这是文人眼中的沧浪亭馆,凉亭屋宇,无论大小,都以瓦卷回廊相连,屋顶覆以黛色小瓦,檐口猫头的坡度刚好使雨水顺利流下。清风过时,形成穿堂之风,人们栖息于凉亭之中,或读书品茗,或讨论文章,总之,都是为了放松心情。始植于范仲淹时代的树木,到了南宋已经很高大了。风雨之中,它们柔弱的枝干摇动着,高大的躯干却巍然不动,像一个沉重的巨人,正在思考着什么。这或许是一种幻觉,匆匆忙忙的历史偶尔也会在某一刻停留下来,就像总是流个不停的沧浪河水,在流经沧浪亭馆时也还是习惯性地停一下,看看风景,歇歇倦怠的脚步。
治理水患,兴文重教,美化城市,三项施政纲领,一一实施,兴化就不再是过去的兴化。三,总让人想起他著名的荒政三策。皇佑二年(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范仲淹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
这就是天才加上思想的力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绝不是他的口号。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