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耕立传
□ 董景云
《农具家族》终于面世了。
毕飞宇说,我的家乡兴化,每一个夜晚,都有几百人在灯下写作。
是的,从不断递增的省、市、国家级作协会员的名单里可以感知,从海量发表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感知,从不断出版的兴化作家的书籍里可以感知……
细数这文学夜空里的灯盏,一定有一豆灯火属于陈明干。
陈明干,兴化大邹人。忙碌的行政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走进田野,走进农家,走进农耕的世界。
夜晚,他和许多爱好文学喜欢孤独的朋友一样,坐到灯下,铺开纸,拿起笔用灵动的文字,编织贮存在他脑海里的那些农家物什。
庞余亮主席说,他收集的是我们苏北平原上祖祖辈辈农民的命运。每一件农具的背后,都有我们祖辈的血、汗、泪、疼痛、悲伤,以至绝望。要感谢陈明干先生,他打捞了农具,更多的是打捞了农具背后的我们苏北的乡亲们在这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真诚,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智慧,跟天斗,跟地斗,然后才把我们这一代一代绵续下去。
风车、水车、泥罱子、戽水瓢……他钟爱的农具农事豁然鲜活起来,他心里的农人唱着秧歌号子翩翩起舞。
于是,《乡村记忆》从守望的麦地里走来,《千年农本》从稻海麦浪里走来,《里下河农事》在水车的吱吱呀呀声中走来。
陈明干没有就此止步。
他远离喧嚣和功利,不断叩访他心爱的农具,为祖祖辈辈抚摸过、侍弄过的农具立传。
10年的时光积累,2年的灯下创作;432页,30多万字,115篇散文,130种农具,141幅手工素描,143幅照片……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怎样的一个执着与坚守!
庞余亮主席这样认为,这背后是一种坚韧,是一种坚强,更是我们值得沉积的最可贵的品质。
翻开氤氲着墨香的书本,我们看到陈明干不辞辛劳的脚步以及他搜集和拍摄的一张张农耕老照片;同时,我们还看到澳门理工大学艺术学硕士,一位叫做盛钰的小姑娘的身影——她用她的画笔为每一件农具“立此存照”。
《农具家族》描写的是农具,实质上写的是农耕,是苏中地区农耕的发展历史。
江苏省作协会员王桂国感慨道,翻开书本,那些渐行渐远的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农具,被那些温暖的文字一一唤醒了。被赋予生命的农具们歌吟是自然的,舞姿是洒脱的,让人看到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当我触摸一件件农具时,我同时感受到触摸到了父亲的气息,触摸到了土地的气息,触摸到了庄稼的气息,还触摸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息。
朴实的文笔,鲜活的图片,复活风姿各异的传统农具,呈现春种秋收的劳动生活,书写沧海桑田的农耕历史。这是作者继《里下河农事》之后,又一部描写苏中大地农耕生活的散文集力作。
用陈明干自己的话说,《农具家族》这本书,描写了130多种传统农具,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活动,同时,它也表现了我们广大的农民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命运。我写《农具家族》这本书,是一种抢救性的挖掘和整理,也希望这本书对今天和以后的人们研究传统农耕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农具不会说话,但在陈明干的笔下,农具们次第苏醒,立起身与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对话,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