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大家谈
编者按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我市教育事业的未来擘画了清晰蓝图,引发热烈反响。为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凝聚建设教育强市磅礴力量,本报特开设《贯彻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大家谈》专栏,诚邀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体会、分享思路、亮出举措,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唐彪: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必将成为兴化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会上印发的意见,每一个字都是真金白银,每一句话都是真招实招,每一段要求都要真抓实干,整个意见通篇传递的都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发展的真情卓行。兴化教育局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时不我待、使命担当,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见行见效、群众可感可及:
一、聚焦要素统筹,提升高质量教育扩优提质发展力。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结构,整合小规模,组建九年一贯制,建设区域寄宿制,深化全学段集团化办学,打造城乡学校紧密型共同体,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升级,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信息化装备更新迭代,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融通融汇、特殊教育普惠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行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润心行动”,大力实施体育“2·15”专项行动,加强劳动、艺术与科技教育,让知识学习与品德养成、体质提升、审美培育、劳动实践同频共振,聚力形成五育并举的“兴化经验”。
二、聚焦拔尖人才,提升高质量教育贯通成长创新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小初高一体化长周期发展和超常规培养新模式,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由省兴化中学牵头,联合城区3所初中、5所小学组建培养联盟。成立市创新人才拔尖培养指导中心,设立市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搭建市级中小学数字教育交流展示平台。构建适合不同学段特点的培养课程,强化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等课程教学,小学开办数学文化、人工智能、天文、经典国学等学习社团,初中开展数理思维、信息学、生物学、化学等先修课程,高中系统开展生涯规划,不断完善竞赛、强基、高考三位一体的融合培养体系。
三、聚焦师德师能,提升高质量教育强基固本支撑力。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教育生态。深入实施强师计划,多维度开展新入职、紧缺型、转学段、跨城乡教师适岗培训。深化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强化名师工作室、“四有”好老师团队建设,建强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深入研究新高考、新中考,推进语文、英语“双语薄改”。深化穿透式精细管理,开展分类考核评价,提升教育治理活力。统筹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常态化从严从实从细治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教育之稳守牢社会大局之稳。
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滕艳: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为兴化教育今后三年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好了蓝图、注入了强大动能,会上发布了《关于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里的每一项举措,都紧扣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学前教育方面,文件把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布局优: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对小规模园点该并则并,把资源集中到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园。二是托幼融:全面推进公办幼儿园“适托化”改造,今年秋学期开学前所有托班教师通过培训考证,为0—3岁婴幼儿提供更为专业的照护服务,保障家长“送娃不转场、上班更安心”。三是关爱细:每年460万元配专职保安,10所特殊功能幼儿园改造到位,孤独症儿童入园即享跟踪康复,把最柔软的群体放在最硬的保障里。下一步,我们将以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为抓手,让兴化学前教育既有温度、更有美誉度、影响力。
职业教育方面,文件为职业教育画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清晰跑道,核心也是“三个关键词”。一是专业跟着产业走:围绕我市不锈钢、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速专业结构适配调整,真正做到“企业缺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二是升学路打通:做优“3+4”中职本科贯通,做强五年制高职,综合高中职普融通,职教高考扩容提质,让孩子们“就业有道、升学有门”。三是师资跟着需求配:三年内招引60名研究生,产业导师、技能大师全面进校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5%,把车间搬进课堂,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为兴化产业发展强基赋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兴化职业教育。
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俊: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我市教育迈向更高水平、更优质量的奋进号角。特别是对义务教育这一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实举措。作为分管的负责同志,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聚焦公平和质量两大核心,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大会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一、在促进教育公平上攻坚克难。持续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深入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和“1+1+n”的共同体建设,对优质学校扩优提质,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化解“城镇挤、乡村弱”问题,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
二、在提升育人质量上深耕细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水乡好课堂建设”和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后服务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勇于突破。围绕小初高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省前瞻项目“数字化教育资源创新应用的兴化实践”,以校长领航行动为抓手,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改革、智慧教育上先行先试,探索具有兴化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根基。我将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力推动我市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秋勇: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令人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兴化教育擘画了蓝图,特别是对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空前,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一是目标明确。文件提出到2027年,省兴化中学要通过省高品质高中立项评估,楚水实验学校、第一中学创成泰州市高品质示范高中,戴南高级中学、周庄高级中学创成泰州市高品质特色高中,这些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是举措务实。从师资引进、实验室改造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每一项措施都直击高中教育发展的核心需求。
三是保障有力。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中教育改革,如年薪制引进领军人才、增设专家培优资金等,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未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特色多样发展。支持各高中立足实际,打造科技、体艺、实践等特色课程群。推进兴化中学、楚水实验学校、戴南高级中学“科技高中”试点建设,同时深化“行政班+走班制”管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第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银龄优师”计划返聘优秀退休教师,并每年招录2-3名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按省定I类标准改造升级49间理化生实验室,2026年全面完成,为教学提供硬件支撑。此外,设立市级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激励师生争创佳绩。
第三,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省兴化中学为龙头,联合城区3所初中、5所小学组建“135”培养联盟,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同时,开设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特色课程,加强竞赛、强基计划辅导,助力更多学生进入顶尖高校。
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努力让兴化高中教育成为区域标杆,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为兴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