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罗老师
□ 王大智
“分子头”乌黑发亮,中山装笔挺崭新,纽扣扣得整整齐齐,说话不快不慢,走路中速匀速。这就是我们班主任罗竹勋先生的“速写”。
班主任往那儿一站,就是铃声。他那并不威严的目光就是战鼓。他说:“有一项研究,人似睡非睡听课效果最好。”不知是真是假,但几个仍被瞌睡虫侵扰的同学,眼睛一下子被点亮了。
班主任又说,“有的地方高速公路不是平坦的,不是笔直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样人容易麻痹,容易出事故。”“那怎么办呢?”“建成弯的,曲的,有一个‘凹子’一个‘凹子’的,行到凹处,有一个什么力?”“离心力!”“对,把人甩一下,提醒一下,这样驾驶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一路平安。”
你肯定知道了,我们班主任是教物理的。说说说说就说到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有一次他说某年某月一位科学家因发现“量子某某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几十万美金,相当于人民币几百万元。那时我们既对这个钱感兴趣,因为我们村一个养猪做条粉的万元户就有资格上省里握省长的手,还上了电视。几百万能跟省长握多少回手,上多少回电视啊。同时,我们也痴心妄想发现个什么东西,光宗耀祖,还为国争光呢。
他就这样“诱惑”着我们学习,让我们农村娃一会儿垂头丧气,恨自己孤陋寡闻,一会儿又趾高气昂,也有鲲鹏展翅的大梦。
但是聪明勤奋的S同学,最近魂不守舍,温和的班主任,眼睛却敏锐,班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晚自习时S同学被请出教室“聊天”,一番长谈班主任得知,S同学父母身体都不好,家里没有劳力,没有收入,家境贫寒,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他心里难过,他说:“S同学,以前,我对你了解不够,关心不够,但是今天知道了你的处境,放心吧,经济上的困难我来帮助解决。”班主任顺手从中山装兜里掏出下午刚领的两个月的班主任津贴五块钱(40年前),轻轻地塞给S同学,纯朴的S同学又把钱推给班主任,班主任不紧不慢地说:“就一点心意,先缓缓难,收下!”那话很温和,但很滚烫,容不得S同学不收。S同学把它深深地插进了衣袋。好多想法也就在那时诞生。S同学考上了南大,S同学成了企业家,S同学阳光灿烂地生活。“我的光明前途是从5元钱那个起点出发的。”S同学常常这样动情地说。
班主任从来没有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批评哪一个学生,小问题喊到室外交流解决。大问题他乘船到乡下与学生家长商量着解决。八十年代初乡下进城与从城下乡都要乘船坐上半天的,他也因此了解了乡下,工作更细腻更熨贴。
学生毕业了,但班主任的工作并没有毕业,一个个学生还在他头脑里蹦来跳去,他关爱的阳光并未躲进云层,相反,还高照莘莘学子。
RB同学毕业后要开文印店,可手头紧,怎么办?第一个就想到了班主任。他摸到班主任家,班主任二话没说,就帮他张罗,很快,低价买进了学校淘汰的速印机。RB同学不满足于机械打字印刷的生活,又对法律产生了兴趣,想当法庭书记员,他的电话又打给班主任,班主任立即找朋友,推介他,帮助他;后来他又想考律师,他的电话又打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叫他到城里来,把他带到做法律工作的亲戚那里,让亲戚给他做指导。RB一考考了兴化第一,终成一名律师。为正义、为真理保驾护航。
一日为学生老师,终生为学生服务。
我们班主任是省兴化中学名师,退休后有学校高薪聘请他,他也想发挥余热,但送走了一届学生后,他就回家了。他说:“我人生的前几十年陪的是学生,后几十年要陪爱人。”
班主任偶尔被同学们邀请来参加聚会,他坐在我们当中,“分子头”乌黑发亮,西装笔挺地敞着,说话不快不慢。我们总爱问服务员,请问:“这位‘大哥’看上去有多大啊?”“五十岁左右吧。”其实老师已是奔八人!
最后留个谜让你探寻:我们班主任罗老师为何能永葆青春呢?答案只在此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