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蒌 蒿

2016-05-27 09:22:3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大苏的诗中,我们还是可以知其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七八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应该是看不到的,这是诗人舌尖上的想象: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那可比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招牌菜——东坡肉鲜多了。

    严有翼《艺苑雌黄》云:“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故有“拼死吃河豚”一说,然长江一带土人户户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亦未见死者。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萎蒿“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简言之,蒌蒿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可治胃气虚弱、纳呆、浮肿等病症;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效果很好,且无副作用。

    蒌蒿别名芦蒿、水蒿、柳蒿,生长在山坡、荒滩、河边,是一种野生蔬菜。食蒌蒿之习古已有之。《齐民要术》有食用记载。至宋代,诗人对蒌蒿多有吟咏,东坡居士的诗句自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黄庭坚的“莼丝色紫菰首白,蒌蒿芽甜草头辣”、陆游的“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亦脍炙人口;元代乔吉的《满庭芳·渔父词》曲:“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也久为传诵。时至今日,蒌蒿仍是春季应时野蔬。

    其地下肉质茎可生食,香脆可口,但多炒食;嫩叶亦可炒食,或拌和米粉蒸食。柳蒿炒臭豆干是南京的一道古老名菜,曾作为贡菜,献给皇上品尝。如今柳蒿炒腊肉也还是上海的一道名菜。蒌蒿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保持脆嫩、辛香本色不变。

    《诗经·周南·汉广》云:“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有男子钟情汉水对岸的女子,可望不可及。于是劈断灌木作为柴火,割倒蒌蒿作为饲料;把马儿喂得饱饱的,时刻准备着,和心上人一起生火做饭,居家过日子。真的“不学诗,无以言”。你会发现,原来那时人们表达爱,也有如此朴实大方的,直接走心:恋爱就是奔结婚去的。蒌蒿,不仅人吃,马也吃,当然,而马的脚步和人的脚步方向是一致的,心动更要行动。

    篓篙,中医称之茵陈。农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不知怎的,忽然想起《金缕衣》中的句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青蒌蒿啊。

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