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怀念母亲

2016-07-15 09:30:57

    母亲虽然离开我们28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母亲生于1938年,家境贫寒,6岁时由于我外祖母难产,她过早地失去了母爱,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子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精力旺盛,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晚上,床沿边总是放着一张小板凳,板凳上放着一盏煤油灯,母亲就在煤油灯下纳着全家人过年用的布鞋底。深夜,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床边的那盏煤油灯仍然亮着。早晨,当我醒来的时候,母亲早已吃过早饭,到田里干农活去了。白天,生产队的农活总是排得满满的,母亲没有闲时。

    母亲领着全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那时侯,早晚两餐吃的都是稀饭加咸菜,中午能够吃上米饭和炒韭菜就算是一顿美餐了,小时侯最盼望、最开心的事便是家里来客人。母亲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却砌了两次房子。一次是旧草房翻建,另一次是为哥哥结婚而盖的新房。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嘴吃万样无人知,身穿破衣有人欺。

    母亲为人十分善良。亲戚、邻居有什么难事,都愿意和她谈谈,只要能帮上忙的,她都会尽己所能。母亲常常训导我们:邻居好赛金宝,邻居不好如坐家牢。母亲离开人世时,熟悉她的人都说好人不长久。

    母亲对我们兄妹三人的学习舍得投入,也许是她不识字的缘故。她常常讲一些“读书人做大事、不识字人死种田”的故事启发我们,并说只要我们肯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把书读完。她经常鼓励我们的一句话是:力大养一人,志大养千口。

    母亲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珍惜自己的身体,没能看到子女全部结婚成家。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母亲抬粮食上船时,一不小心跌倒在水泥船舱里,右腿受伤严重,因为经济原因她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只在家门口村卫生室找了点膏药、去痛片应付了事,加之没有时间休息,久而久之,右股骨发生病变,导致骨癌,最后不得不去南京截肢可依然为时已晚。母亲病危时关照我们,人生病了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我在读大三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让我时常感到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那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为人善良的传统美德一直影响着我,并让我终生受益。

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