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论语里住着』的味道

2016-10-28 08:00:54

□冷玉斌

在我看来,《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位普通教师的〈论语〉阅读笔记》(何伟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版)一书,是一次关于《论语》的现象学写作,何伟俊老师从文本出发,认识、理解、亲近孔子,读出一个“住在《论语》里”的孔子。在解读上未必蹊径独辟,但著者本着一颗教育者的心灵,嚼饭哺人,带着读者走进孔子老师的课堂,听课,也评课。著者还努力将自身修习的快意与乐趣传达出来,让大家与孔子一起想想事、聊聊天,慢慢地,这一群人也略微有些“论语里住着”的味道了。

由一个人了解一个时代

冷玉斌(以下简称冷):何老师最初怎么想起要读《论语》,并且读得如此用心?

何伟俊(以下简称何):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接地了解,听别人讲,看别人介绍。另一种是直接地了解,回到原点,细读文本,作出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最初读《论语》有四个“回到”,即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人,回到生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答案。从这个话题,又能引入另外一个话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的一个命题,叫“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现在通行的解释是研究一个人及其作品一定要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但我觉得不完整,有时候可能还是有问题的。其实,时代背景不是一个预设在那里的、虚空的东西,时代是由人组成的,哪有抽象的时代?我们过去,往往由时代去了解人,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径,由一个人去了解一个时代。所以我读《论语》的时候,想做一点突破,不管那个时候是什么时代背景,我从文字出发、从语言出发。这正好跟《论语》中孔子的话是相符合的,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清楚,意思是你不能理解语言的话,就不能理解一个人。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存在,是指人,指人的思想、精神,我就是想从语言去琢磨孔子,琢磨孔子的精神与人格。

冷:作家刀尔登有一本历史随笔集叫《中国好人》,也就是说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一个时代。

何:因为有了《论语》,我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假如没有《论语》,没有语言文字留下来,凭空想象也想不出来。我读《论语》时,孔子好像就在我的身边,天天在跟我说话,我做梦的时候,都有跟他相遇的感觉,真的是言为心声,语言就是人心的表露。至于为什么用心来读,也是对自己思想的挑战,文本细读能力的挑战。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解读《论语》,产生了那么多的专著,我还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呢?这是一个挑战,我用心去读,想读出一点自己的东西来。另外,用心读也是实践我关于阅读的一个观点,并对此加以验证。我认为阅读有两种,一种是读过,一种是读到。读过的书很多,很快就随着时光流逝烟消云散,而读到的书不多,所谓读到的书就是能够走到你灵魂中,能够留在你生命中的那些书。我想让《论语》成为我“读到”的书,而不是“读过”的书。用心读的过程中,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理解,没有理解和感受的阅读,只是思想的空转。有时我们困惑,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读了很多书,花的时间也不少,总觉得收获不大,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正是因为他没有去感受,没有用心读,没有把书变成自己的东西。

讲出来才算拥有一本书

冷:何老师对《论语》的阅读与理解是否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过程?

何:我对《论语》的学习和关注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阅读了《蒙培元讲孔子》、李长之《孔子的故事》、李申《简明儒学史》,还关注了余英时、袁伟时这些学者对于儒学、传统文化的见解与批判。通过阅读,我对儒家文化的历史有了大致了解。其中一个观点,对我的启发很深:儒家不等于孔子,孔子不等于儒家。过去我们对孔子的诟病与责难,往往就是说孔子搞三纲五常、专制、等级……都把罪过加在孔子身上,其实是不对的,儒家的文化是历史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是在逐步衰弱的,儒家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在宋朝,到清朝的时候已经衰弱了,到了“五四”运动,大家都要抛弃它,但这不是孔子的过错,与孔子没有多大关系。古人好的东西你继承发扬,有不好的东西,你应该与时俱进,“不迁怒,不贰过”,把所有的罪过加在古人身上,这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我读的时候,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用语文老师的方法,梳理、归纳,一篇中提炼一个主题出来,然后再归纳成几个方面,列出小标题,把自己的思考记下来,最后写成完整的读书笔记。到2012年10月,我已经写了前7篇的读书笔记,每篇五六千字左右,最多的也写过一万多字。到这个时候我陷入了一个困境,继续向前走,感觉比较难。我就想到一个倒逼的办法,为青年教师作《〈论语〉与现行教育思考》系列讲座,这就有了一个承诺,承诺就要兑现。

我从2012年10月27日开始讲,每个学期讲五讲,一共是20讲,两年时间完成。到2014年4月30日,这个阅读的长跑,或者说是一次历险,终于到达了终点。正是因为有了每次的讲座,我才逼着自己去看更多的书,进行更多的思考,思想是相互照亮的,看了别人的书以后,自己想到更多东西,获得更多启发,这就是我阅读与理解《论语》的过程。

冷:两年的讲座影响了一大批老师,他们也积极投身于《论语》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您自己的收获更多吧?

何:是的,这两年给教师讲《论语》,于我也受益良多。第一,是分享的快乐;第二,是尽到一份传播的责任。叶嘉莹先生认为,“讲”就是一种传承。教师是文化人,教师的价值是传播文化,不仅仅是教知识。我讲《论语》,也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尽到我的责任,能够把我知道的、理解的传统文化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第三,我也有一点私心,通过讲让自己思考得更深。因为有人听你才会讲得更多,讲得更好。这正如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你真想拥有一本书,你就把它讲出来。”所以我讲《论语》,收获最大的不是听我讲的老师,而是我自己。

思想是相互照亮的

冷:助人者自助,果然是这样。那给老师们讲时,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何:最难的还是自己的读。从字面上读《论语》容易,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要有自己的发现,还要与当下的生活与教育有联系,这不容易。阅读不仅仅是解释词句,还要有自己的想法与新意,这样才对得起听我讲的老师。我讲的时候力求与当下对接,实现所谓的穿越。当然自己的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要有一个凭借、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参照别人的思想。更多阅读、更多思想就会引发你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作者是相互照亮的。最近读到日本学者白川静,他热爱中国文化,著有《孔子传》。他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孔子在《论语》中是活着的。”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由此我想到“《论语》里住着孔子”,这就是我本书序言的来历。书名与序言一字之差,加了“的”字,更突出是从孔子角度解读《论语》。

冷:您把《论语》这本书变成了您自己的东西。在您看来,《论语》对于当下教育和教师有什么样的意义?

何: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到一件事——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我一直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职业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对这个职业创始人的认同。教师的鼻祖是谁?就是孔子,他是万世师表。因此我觉得教师读《论语》,意义之一就是认识我们教师行当的老祖宗孔子先生。

第二,我觉得孔子作为老师,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此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等等,这是教师读《论语》的第二个意义,它能给我们教育的智慧。

第三,作为语文老师,自己的汉语言功底的根在哪里?应该在古代的经典里,譬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等等。教师通过阅读,提升语言修养,影响、熏陶学生,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这也是阅读经典的意义之一。

冷:这就说到您的书了,您认为,老师们阅读《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时,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何:第一个,阅读要回到生活,阅读的时候看到的是文字,但联想到的、思考到的应该是生活,在读《论语》的时候我总是尽量回到生活里去的。第二个就是还原语境。《论语》里有很多话,假如回到语境当中就非常好玩,像“女与回也孰愈”一节,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充满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活情趣,彼此心照不宣,很有意思,所以读《论语》要还原语境,没有语境的理解就仅仅是词语解释,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第三个是尊重文本,我阅读论语用了杨伯峻先生的译注,他是研究《论语》的大家,但我在读的时候,对他的一些解释也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当然,我的质疑是回到文本有疑而问,如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节,书中就有不少个人之见,故此这第三点就是尽量回到文本去进行理解。最后一点是系统思维,我读《论语》在解读文本方面的一个收获就是联系,将一个篇章里面的几句话贯通起来理解,书里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