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以忠诚诠释青春
□本报记者 陈 华
她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用一名共产党员对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践行着自己的承诺。2月14日,记者见到了她——市地税局征管科技科科长杨蓉。
从行政向业务 华丽转身
“我是1995年踏进地税局大门的,自从成为一名税务工作者,我就知道这身湛蓝税服肩负的责任。”回忆起自己当初的心情,杨蓉仍记忆犹新。
进入市地税局,在短暂的基层工作后,她被选拔到局人事教育科从事行政工作,一干就是12年。当“三个一流”工程建设的序幕在全省地税系统拉开,全新的发展理念让杨蓉深感差距。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报名参加了注册税务师考试,并以高分通过。同时,她还刻苦钻研计算机知识,注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变“繁琐”为“容易”,化“复杂”为“简单”。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杨蓉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2011年全省1500多人参加的业务考试,她获得第9名,2012年全省个人所得税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第10名, 2014年、2015年在泰州市局分级分类考试中连续两年获得高级,2016年她又取得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证书。
夯基础提质效
争创一流
2015年,市地税局通过自行开发的税收监控系统等本地化应用软件,在建筑业纳税人企业所得税风险提示菜单中发现,多家建筑公司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发现这一问题后,杨蓉和科室同事立即采用单户剖析的方法对某公司进行分析,从表面上看,该企业所得税税负并不低。但是,他们从征管信息系统中查询发现,该企业营业收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市范围内建筑收入,二是省内异地建筑收入,三是省外建筑收入。2014年,合计金额与企业自行申报营业收入差额高达17.14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市地税局对相关单位作了处理,该企业将少缴的企业所得税686.17万元补缴入库,并交纳滞纳金12.6万元。同时,组织建筑行业集体约谈,对涉及少缴企业所得税疑点的建筑企业66户,进行风险应对,共应对税款952.29万元。
除了全力提升征管绩效考核水平外,杨蓉还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2016年,在营改增改革中,她加强办税服务厅演练,提高窗口人员抗压能力。5月1日凌晨,在泰州地税系统中率先开出第一张增值税发票。出色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近年来,她连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地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2016年8月被授予新泰州建设功臣荣誉奖章。
迎挑战攻难关 再创佳绩
去年6月份,我省地税系统吹响了推行“金税三期”试点工作的集结号。从此, 杨蓉就一直处于忙碌中。
金税三期上线期间,要核实93张表格,涉及数据量达131428个。想到当时大容量、高强度、高精度的上线工作,杨蓉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我就像是一匹马,必须昼夜奋战,才能紧跟节点”。采访时,杨蓉笑着告诉记者,天天对着电脑,与代码和表格打交道,每天下来眼睛疼痛难忍、泪流不止。
从去年8月20日双轨运行至10月底,杨蓉和科室其他同事放弃晚上和休息日的时间,加班加点,迎来金税三期顺利上线,受到了泰州市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