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做最好的自己

2017-03-07 17:47:22

    近些年,城区有偿补课的现象越演越烈,网络上有偿补课的问题也炒得沸沸扬扬。据悉,已经有个别教师因为有偿补课问题受到了主管部门的严肃处理。
    我无意借当下教育热点问题口诛笔伐教师参加有偿补课的多么不应该,只想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和家长朋友聊聊,原因很简单——孩子是自己的。
    有偿补课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说穿了,是孩子未来就业竞争压力的前导所致。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想法驱使下,家长们的逻辑是:小学、初中成绩好,就能考上好高中,好的高中三年学习有望考上好大学,好大学毕业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好工作。所以,无论主动与否愿意与否,家长都成了有偿补课的有力推手——买方市场太大!
    家长的这种心情我很理解,我的孩子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我可从没替她找过家教补课,她不也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上述逻辑提出了质疑:好大学毕业就一定是“人上人”吗?君不见高分低能内心脆弱小事不肯干大事干不了的大有人在?没有上好大学的就真的不行吗?小到身边众多的灰领创业人大到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他们也没上什么名牌大学,不照样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干出了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生想都不敢想的事吗?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家长培养孩子的四大目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不仅仅要孩子“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会学”知识。而且,眼光不能只局限在学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基础都必须从小培养,必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里才能得到锻炼提高。真正想拓宽孩子未来发展空间的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在四个“学会”上下功夫。
    而有偿补课,且不谈补课的教学效率如何,单就目标而言,纯粹以牺牲孩子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追求知识的获得,把孩子当做知识的容器,整日关在房屋里读书写作业,活生生剥夺了孩子后三个“学会”的机会与权力,对优生或差生都是极大的伤害:优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失去了做人做事的起码能力,易形成高分低能;差生多次失败的累积会丧失自信自尊,压制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发挥,易形成自暴自弃。
    有偿补课的这场“猫鼠大战”,看似成年人之间的事,伤害的却切切实实的是自己的孩子。
    家长朋友,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绝不是安慰之词,要知道你的孩子的智力是多元的,兴趣、能力是多样的,有的学习很在行,有的唱歌很出色,有的运动有天赋,有的小制作小发明很独到……。上大学绝对不是成功的唯一通道,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者没能力挤这座独木桥,那就主动的从新发现孩子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吧。

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