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竹篱茅舍之美

2017-03-10 06:15:34

□张 芳

不知为了什么,打小就爱读那种素朴、安闲、温情风格的文学作品。

带着这样的阅读口味进了中学,自然对充溢着人间烟火味的作品格外倾心。怎样结识郑振铎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作家的?我记得是上初一时的一次晨读课上——那时课内课外已翻阅过一些名家名篇,那些透出对故土和家庭深深眷恋的场景尤其吸引我,比如说鲁迅的《社戏》里,“迅哥儿”与小伙伴摇着船去看社戏偷罗汉豆;叶圣陶的《粜米》里,乡亲们粜米之后,计划着去镇上买洋火洋油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等这些熟悉的大家作品已然拜读过。后来,我不经意地去翻看语文课本上的其他作品,偶然读到了一篇后来让我爱不释手、念兹在兹的《猫》。

郑振铎先生的小说《猫》取材并不宏大,写的就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养猫的经历:“我”十二分地爱猫,视其为家庭中的一员,猫亡失了便怅然不已,冤屈了猫更是自怨自责,竟因此而永不养猫。但当时十三四岁的我偏偏读得有滋有味,我向往这个温情脉脉的家庭,小说里宽容的哥哥,天真的三妹,脖子上挂着铜铃铛的或活泼或慵懒的小猫,都不由自主地牵动着我的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要是蹩脚的作者去写家庭生活,多半是语言乏味面目可憎,如是高明的作家去处理家庭题材,却总能从平淡中酿造出青橄榄一样深长的意味。总之,读完这篇《猫》之后,郑振铎这个名字就给了我难以磨灭的印象了。

潜意识里,我很希望语文老师多讲解点这篇非凡的《猫》的,但也许是教材要求的原因,等到学习《猫》的时候,老师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来解读它。不甘心是难免的,只是以我的敏感害羞,不太可能在课后去向老师请教,于是只有自己挤出时间来一趟趟跑新华书店和各级图书馆……至今记得跑得鼻尖冒汗,又每每失望而归的情形。20多年前的县城文化市场,好像大家名录书版本很多,但郑振铎先生的书却是难觅踪影……

为什么对郑先生的作品抱有那么大的好感?现在回想,除了是他写作的风格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外,还因为当时十三四岁虽说已是读中学的年纪,但实际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小孩子总是爱小动物的,城里不能像乡下那样随意地养猫养狗,所以也只能在平时买个印小猫的软皮笔记本,或者生日时同学间互赠个毛绒玩具,通过此种方式来表达自己青涩季节蔷薇般柔软的情感。而这时恰好遇到了郑先生这篇淡而实醇的《猫》,自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一名少年和一位大文学家的缘分有时真是十分奇妙的。

工作以后生活环境不似校园那般单纯,但是每每乏了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去书店转一圈,清一清心。这时我心中的购书单上已添了不少熠熠发光的新名字,例如钱钟书、张爱玲、沈从文、废名等不一而足,不过我始终不能忘记郑振铎这个名字,好像一想起它就能闻到一阵粉蔷薇的香气。郑先生的作品仍然难找,可是时时留意,也零零散散找到了两篇,记得一篇是《宴之趣》,出自《名家笔下的衣食住行》一书;一篇是《劫中得书记新序》,在《董桥文录》一书里瞥见几句引文,又终于在友人书架上觅得全文。

夙愿得偿购得郑先生的书,已是20多年后的事。“屏除丝竹入中年”,这个年纪的人一般不会有特别激烈的情感了,然而捧着这本沉甸甸的《郑振铎精品选》时,我的心中竟掠过一阵狂喜。这本书没有辜负我漫长的等待,它那份竹篱茅舍般的美丽依然能打动今天的我!郑氏散文有一种朴拙的气质,说的虽不外乎观戏、散步、闲聊着这样的身边琐事,然而他的真挚,他深刻人生经验凝成的博识妙趣,他明净的语言,都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超乎寻常的感染力,《黄昏的观前街》《不速之客》等篇什就是极好的例子。

他的小说则别具一格,那份身在异乡时对旧家庭的依恋、怅惘和惋叹之情尤其动人心弦。他在《五老爹》中动情地写:“30年中,多少的亲朋故旧,走在我的心上,又过去了,多少的悲欢哀乐,经过我的心头,又过去了”;“五老爹却是一位使我不能忘记的老翁。他常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活泼泼地现出,他常使我忆起了许多童年的趣事,许多家庭的琐故,也常使我凄楚地念及了不可追补的遗憾,不忍复索的情怀。”作者秉着这般温厚的心境去回忆旧家庭的生活和其间的人物,也许有微微的不满,但更多是深重的眷恋;笔调也许有些清冷,但慢慢品去,分明有冬夜紫铜火锅出现时扑面的暖意 ……郑先生终以其过人的才华、浓郁的情感赢得几代读者的心,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去寻访、搜求和等待一个人的书,也许有人以为这未免太辛苦,我倒不觉得,因为我的心情和郑先生有些相近:夕阳将下,微风吹衣,访得久觅方得之书,挟之而归,人生一乐也!

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