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坦诚仁义 慧眼识珠 ——读乡贤李光国咏史诗

2017-03-17 09:46:12


□陈麟德

        近读《咸丰重修兴化县志》编纂者之一的李福祚《昭阳述旧编·蟠根述·卷二下》简录李光国《读史》:“刘季营天下,太公可入釜。大哉重瞳子,不肯杀人父。图帝虽不成,此义足千古。”“漂母饭韩信,漂母饭伍员,惯是贫妇女,识得英雄人”。

        李光国字智周,号定斋,清兴化人。幼孤贫,雍正七年(1729年)拔贡,入国子监(太学)肄业,凡14试皆第一。方苞延主家塾,奉为西席。时望溪奉旨纂修《职方志》,记载天下地图与四方职贡的志乘,面广量大,定斋多襄其事。乾隆元年举博学鸿儒,乾隆九年中副榜,授学官,除皖祁门县学教谕,司铎祁邑,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告归后侨居高邮,博物嗜古,藏书甚富,遍览群书,熟记故实,学养甚厚,善悬肘书。工诗文,擅长咏史诗,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著有:《定斋诗钞》《姓氏谱》《阴符经注》《帝王世系录》等。《江苏诗征》遴录其《咏史》诗11首。

        其一,定斋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褒项贬刘。秦王无道,群雄并起,刘邦和项羽都是乘势起陇亩之中的风云人物,中原逐鹿,楚汉相争竟达四五年,最后项羽兵困垓下,自刎乌江。而刘邦终成帝业,一统天下,开汉家四百年之基业。然而史家以为刘邦德不及项羽,刘邦缺德有才,项羽无才有德,乡先贤李光国也持这样的观点。以经邦定国、驾驭人才而论,项羽确实才不及刘邦;而从磊落光明、临难不苟而言,刘邦德不及项羽。

        刘邦字季,他与项羽逐鹿中原时,为了赢得政治斗争的胜利,可以把老父作为牺牲品也在所不惜。按《史记·项羽本纪》称:“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如此寡情,而项羽、虞姬却仁者好人,不念旧恶,不计恩怨,善待政敌。刘邦之父太公、妻吕雉为项羽所虏,安顿在彭城美人巷由虞姬照看。据志乘及传奇记载:项刘鸿沟分界,平分天下,项羽释放刘氏翁媳归汉。临别,吕雉含泪向虞姬道:“彭城三年,夫人待我情同姊妹,使我得享王后之富贵荣华,日后定图厚报”。虞姬善待刘邦家人的仁义之举,在彭城百姓中传为美谈。虞姬的仁义也感动了刘邦,按《后汉书》载:“汉王用鲁公礼,收项王尸身,亲为发丧,命文吏缮成祭文,称道项羽坦诚,盖世无双,拘太公而不杀,虏吕后而不犯,五年留养,尤见性情。临祭读文,泣之而去”。应该说项羽的坦诚得益于虞姬的仁义相助。虞姬虽饮恨而终楚帐,然迄今庙貌盈天下,千古不朽。浙江上虞县虞姬庙有上联赞之:“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而虞姬祠庙岁时伏腊,俎豆千秋。“刘季营天下,太公可入釜”。先扬后抑,言刘虽君临天下,贵为天子,然灭绝人性,毫不念父子之情。天伦不存,何异禽兽!“大哉重瞳子,不肯杀人父”。中国古代舜、项羽、李煜皆为重瞳,此处代称项羽。清钱谦益《徐州杂题》诗之二:“重瞳遗迹已冥冥,戏马台前鬼火青。十丈黄楼临泗水,行人犹说霸王厅”。“大”是对项羽最高的赞美。“图帝虽不成,此义足千古”。项羽虽未登九五,而义在不苟,不以存亡易心,足传千古。

        其二,赞扬二漂母:一为饭信之漂母。按《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人有“一饭尚铭恩,千金难报德”之叹!有一联寥寥十字,即概括韩信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即成败皆因之萧何;两妇人则指漂母与吕后,可见漂母对韩信一生的影响。至今江苏淮阴漂母祠有联赞曰:“一饭何曾思报答,双眸早已识英雄”。一为伍子胥奔吴借兵途中饭员之溧阳史氏女,浣纱女为成全伍员功业不惜赴水一死,赢得千古传颂。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有“漂母进饭,没收千金之恩”。濑水,溧水的别名。柳亚子《玉娇曲为钝根赋》:“君不见伍相穷途濑女逢,王孙漂母各英雄”。“钝根”,佛教语,讽根机愚钝,不能领悟佛法。李文柳曲皆惋惜史氏女缺少灵性,不能从权而丧命。定斋赞二漂母,意在赞其慧眼识珠也。


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