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邹必显为民“说飞砣”

2017-05-19 08:21:13

□陈 斌

洪武七年(1374年),风尘仆仆的邹氏四兄弟泣别苏州渡江北上,迁居至人口稀落的里下河地区,长房荣一公携二房荣二公定居兴化西城外阳山里,成为范阳邹氏的迁兴始祖。经过两百年的兴家立业,明万历二年(1574年),一座庄严肃穆的“邹氏宗祠”于吉日落成,邹氏族人绕祠聚居,在西城外留下东、西邹家祠堂巷的地名。

在数百年的家族史中,邹氏诞生过许多名留史册的人物。如精通天文的邹世汲、配享韩公(韩贞)祠的邹笙、置义冢于阳山里的邹子弼等。当年邹氏四兄弟中的三房荣三公定居兴、盐交界处的“双溪”,后来发展形成了商贸集镇“大邹庄”(即今大邹镇)。传说大邹人邹赛自幼便倾心道教,能炼丹制药,一朝白日飞升,在得道处留下一汪水塘,就是大旱之年也不会枯竭。

邹必显是清代乾嘉时期诞生于兴化西城外阳山里邹氏家族的一名杰出的评话艺人,是“扬州评话”历史上的一位大师级人物。

所谓“扬州评话”,是一种形成于明末的以扬州方言进行说表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其鼎盛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邹必显正活跃于扬州府城的各个评话场所。然而,作为一名社会地位低下的民间艺人,邹必显其人不见于任何正史记载,这并不能掩盖他曾经的人物光芒。

仪征人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保存了一些邹必显的生平故实:他自号“趣斋主人”,可能很早便往扬州府城学艺,寄居在大东门彩衣街的讲经墩,后一度迁居小东门外的二敌台。邹必显在生活中不苟言笑,看上去严肃沉默,但是只要一上台说书,便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他偶尔会讲出一些很高雅的笑话,使得在座的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作为一位“扬州评话”艺人,首先需精通扬州方言。邹必显是一位烂熟扬州方言的高手,他甚至用扬州方言创编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作《飞砣全传》。

《飞砣全传》既是评话书目,亦是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共四卷三十二章,篇幅不长,民间口头文学的气息十分浓厚。在《飞砣全传》这本书中,扬州方言的地域词汇、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运用自如,文风粗犷而生动活泼。故事主人公石信(字不透)因背上长了一块呆肉且脚跛,被人称作“跳砣子”,他为治病上山求取仙方,一路历尽种种人情世态。最终,他学成绝技,背生双翅,以“飞砣子”身份下山抵御蛮寇,使儒释道三教和解,天下归于太平,并被朝廷封为“砣王”。

其实,《飞砣全传》的内容看似曲折滑稽,却暗含讽刺,它的矛头指向了当时黑暗的统治阶级和丑陋的社会现象。在书中,朝廷里有没良星投胎的大老官包人穷,民间有鲍发户、贾斯文等一色人物。在“笑中也有泪”的评话故事中,邹必显声情并茂的讲述赢得了广大底层人民的高度认同,有人赞誉他是“郡中称绝技者”。流寓扬州的沈阳诗人董伟业却对邹必显的大胆表示了担心,邹必显所讲的“飞砣子”,正是直指当时扬州市井中那些靠巧言令色谋取不法利益的坑蒙拐骗之徒,他们往往交接官府、混迹绿林,背景复杂,横行乡里而无人敢惹。邹必显的无情揭露,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他竟然无所畏惧,一意为民喉舌,其高尚品格令人万分景仰。

晚年的邹必显患上了“噎食症(或即食道癌)”,他贫无葬资,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棺材,在凄风苦雨中走完了自己正气凛然的艺术人生。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