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黄书胜:在拼接历史“碎片”中探秘

2017-06-02 09:16:47


 □本报记者 朱 莲

“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因历史的流逝而湮没,它应该为老人重拾梦幻,激发年轻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说这话的是林湖中心校教师黄书胜,一次大胆的猜测和探寻,让他发现了影山头遗址,填补了里下河地区考古研究的新空白。他收集整理了包括小调、渔歌、号子、叫卖唱、摇篮曲等不同格调的林湖民歌300多首,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收为馆藏资料。

因“课”结缘林湖古文化

“地方文化犹如一块被沧桑岁月敲碎的大镜子,在时空隧道中随风散落着、躲藏着,谁见了都会心生悯惜之情。”黄书胜说,他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述关于家乡的人文历史,其背后总有或精彩跌宕或绚烂神奇的故事,这也成了他乐此不疲挖掘和保护地方历史文化的缘由。

孩提时代,每每听到“林湖是个好地方,前有湖来后有荡”这句耳熟能详的民歌唱词时,黄书胜总会对离老家村庄不远的得胜湖、黄家荡、史家淖、水浒港、马家垛、凤凰墩这些村民们热议的地方充满了好奇与神往,很想早点长大,早日看到湖心的白龙、荡中的金苇、淖里的古墓、港湾边古德州城遗址中的木桩子……在黄书胜看来,家乡林湖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说它古老,因为这里的每一处湖荡、河流、田垛、村庄里无不散发着年代久远的气息;说它神奇,因为这一“弹丸”之乡是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江苏省提线木偶戏的发源地,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民歌之乡,兴化最早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黄书胜对林湖古文化的研究就是从开发校本课程和备课、上课时开始的。2005年上半年,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还很肤浅,对一些濒临失传的乡土文化形式与内容毫无知晓,便产生了用乡土文化补充传统课堂教育的底气和元气的念头,并建议学校尝试增设《走近林湖古文化》地方校本课程。为编写好校本教材,他带着“家乡土地上到底记载了多少沧桑往事?”“那些掌故传说、民间乐曲、民居古巷里又隐藏了多少文化?”等疑问,开始走上了乡村历史文化“碎片”的收集、整理与拼接之路。

黄书胜对林湖古文化的热爱还源于一件小事。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送来一幅古画请他鉴赏。“这幅画是清代扬州著名画家王素的真迹,5000元的价位太低了,不能卖。”他对学生家长说。后来,那位学生家长将画带到上海请专家估价,果真价值10多万元。此事传开后,黄书胜成了一个大忙人,隔三差五就有人带上“古董”上门求教。这让他从考证中学到不少知识,也加深了他对家乡古文化的认识。

意外发现影山头遗址

兴化(泰州)地区目前已知人文始祖发祥地的林湖乡魏庄西村影山头遗址,为探索江淮东部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该遗址被发现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对该遗址的发现经过、历史渊源、得名由来、有关传说、利用状况以及待解之谜等问题很感兴趣。

黄书胜说,影山头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2006年7月18日下午,为修改《圩上寻梦》《魏庄与东林庵》等文寻找点灵感与依据,他来到影山头遗址西侧的魏庄港里钓鱼,刚支上钓鱼竿后没多久,天边就飘来一阵乌云,眼见要下大雨,他赶紧躲进了附近施松寿老人的家中。外面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他就请施松寿老人讲述关于影山头的传说故事。老人讲到兴致处停下来,从家神柜的抽屉里拿出一个拇指般大小、通体呈褐色的动物角骨,随口说道:“这就是从影山头西长圪上捡到的‘龙骨’,村里的人在手脚不小心被劳动工具割伤出血后,刮下点这骨粉放在伤口上,很快就能止血,几天后伤口就会愈合。”黄书胜接过老人声称神奇的“龙骨”一看,居然与自己孩提时见过的麋鹿角化石完全相同。

雨停后,黄书胜来到遗址区仔细地搜寻着,这一搜,让他欣喜万分。在白涂河北圩堤上一处用来堵圩口的草包里翻寻到不少“龙骨”及古陶残片。此外,中心方垛及其护卫圪上的临水边处还散见不少陶质釜、甑、盤、盆、罐等的残片,以及麋鹿、野猪等动物碎骨的化石。联想起不久前从史家淖、水浒港等古遗址采集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样本及10多年前在戴家舍南荡遗址见过的实物,他猛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这处古遗址面积颇大,且陶片较厚,内中夹杂不少气孔,或许比南荡遗址时代更早。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为解开遗址形成之谜,他常常在遗址中心区的角落里转悠。大水退后,又从河坎及村民取土的废塘里陆续发现了石刀和石凿、石钺残片,骨针、骨簇、骨锥,麋鹿等动物骨角化石、海洋生物化石,以及形态各异的古陶残片等。陶片上刻有水波纹、绳纹、鱼网纹等10多种图案,其中两块残陶片及一块麋鹿关节骨上刻划文字的符号清晰可见。“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那次钓鱼的经历,或许该遗址的发现要延至多年之后。”黄书胜说。

2011年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的评选结果揭晓,兴化林湖乡境内的影山头文化遗址榜上有名。该遗址现可探面积1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较厚,且文化遗存丰富。据了解,影山头遗址距今6000多年,是目前江淮地区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江淮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目前泰州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黄书胜介绍,影山头遗址位于兴化市林湖乡魏庄西村东南一公里许的白涂河北岸,东接东塘港河,北依古鲫鱼湖,西枕古卫庄港(现名魏庄港),距兴化城区20公里,海拔高度2.6米。从卫星图片上看,该遗址呈“回”字形,内中18亩大小的尹家垛,像一座“方城”,四周由两道类似“护城河”的外壕和一条长圪“护卫”着。目前,该遗址南部裸露部分长约360米,宽约300米,由9个大小不一的方垛、长圪和圆墩组成,其余大部分遗址仍埋在东、北、西方向的大片农田下,尚未探明。

正是黄书胜的一次“异想天开 ”,才让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影山头这个水洼中的土山上。就像当年发现甲骨文一样,是他用一根村民当作“止血龙骨”的麋鹿化石,撬开了深埋地下6000多年的秘密,填补里下河地区考古研究的新空白。

还原林湖的生命轨迹

黄书胜认为,要还原林湖的生命轨迹,探寻封尘已久的地方历史文化谜团,必须有足量散落乡村的历史“碎片”的支撑,才能将这些真假难辨的文字、杂乱繁复的碎片拼接、激活起来。

10多年来,黄书胜几乎踏遍了林湖乡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到有关图书馆、档案馆查询资料,还经常走访村民,努力拣拾、拼接着林湖地名传说、名人轶事、风物民俗、民歌民乐等“碎片”。作为兴化乃至里下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水乡情韵、地道的本域之音、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林湖民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唱响大江南北,其中《隔里隔三垛》(又名《布谷鸟声声叫得响》)《啊里隔上栽》(又名《栽秧要乘好时光》)等林湖民歌也早被列为“非遗”保护项目。

黄书胜说,林湖乡独特的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及其延续千年的农耕、渔猎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林湖民歌。其民歌之源当从新石器中晚期的影山头和南荡先民们于此留下的夷语徒歌遗踪时追溯。伴随着6000多年荡漾的林湖文明史,让部分先民祭天神与劳作等活动时的吟唱声得以“活态化”地流传下来,民歌成了林湖人祈天祀地、祭祖誓盟、劳作娱乐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林湖民歌是兴化乃至里下河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一段时期,媒体总是一味地向外推介林湖的特色民歌——“林湖秧歌”,黄书胜对此既赞同又费解。他认为,“林湖秧歌”只是林湖民歌的一部分,与早已被国内学者所认可、号称民间“活化石”、且载入中国音乐史的林湖民间小调、打硪号子等特色民歌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艺术魅力各有千秋。截至目前,他收集整理了包括小调、渔歌、号子、叫卖唱、摇篮曲等不同格调的林湖民歌300首,其中有谱者100多首,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收为馆藏资料。2005年,他结合教学需要,率先在全市将民歌引进校园,邀请老民歌手到学校教学生学唱家乡民歌。2008年3月,他参与编辑的《兴化民歌校园传习本》,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新读本。黄书胜说,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12月的一天晚上,他接到朱胖村刘圣亮老人打来的电话。为了收集到完整版的、几乎失传的《泼火歌》,晚上9点多下了晚自习后,他连忙让同事开摩托车将他送至朱胖村,走了10多公里,终于来到老人家中。“在得知林湖乡境内只有他一人会唱后,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黄书胜说。

拼接历史碎片,对于黄书胜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乐趣。“出土文物是地方历史存续的宝贵证据,也是对历史原生态的发现和还原。我是怀着敬畏、感恩之心来解读它们的。”黄书胜说,在老一代艺人渐少,艺火即将薪断的时候,加紧挖掘和保护具有礼仪性、资源性、对外有影响力的民间乐曲,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地方文化等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黄书胜在整理林湖民歌。


黄书胜在影山头遗址。


黄书胜发现的古鼎足。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