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那个呼啦啦乘风而来的少年

2017-06-02 09:18:46

——读《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夏 萍

毕飞宇的这本童年传记,不同于我想象中的模样,他冷静、沉着、犀利,没有让往事的云烟美化记忆,而是拨云见日,一泻千里,于是,莽撞、机灵、嫉妒、虚荣、骄傲、贪婪……面面形象,种种情感诉诸笔端,浮现眼前。

童年的真实情感,那个年代的特殊气味,让这本书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斑驳,却又鲜亮。阅读这本书,是相当畅快,相当淋漓的。不仅在于那些可爱的亲切的童年记忆,更是因为毕飞宇克制却又肆意、磅礴偏又凝练的语言。这样的一种看似矛盾的拿捏,反而有一种语言的张力,正好到了那个火候,刚刚好的火候,恰如其分!

我时常被书里的语言击中,兴奋不已,想要与孩子分享,而儿子却只是觉得一些地方挺搞笑的,没他读的其他书有意思。我郁闷不解,细想了一番,一则他缺少书里的经历,年代的距离拉开了他与文字的亲近;二则确实很多内容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匹配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有艰涩感,是正常的。比如毕飞宇谈及“势如破竹”这个词:前面一段描写篾匠们在青石板上破竹的情景,他可以大体想象得到,但“事情在开头就直接抵达了结尾”这样精妙的结论,他无感,无感还是没有亲眼见过“破竹”的场面,他把控不了那个气势。但,这本书,像他这样的少年,还是应该要读的,他们需要读一些现在好像不太明白,将来在某一个瞬间,豁然开朗的书。就像毕飞宇在“手艺人”这一章的最后所说“没关系,你可以‘跳过去’,如果你愿意,十年之后你再来读这一章,十年之后,2013年,我会在你的书房里等你。不见不散。”好的阅读,肯定会有这样的期许。当然,就目前来说,至少他明白了阅读为什么愉快?——因为“你体会过一件事,却说不出来,憋得慌吧?突然,一个现成的词语替你全说出来。你的气一下子就通了,顺了。读书是最好的一种呼吸。”

有时,我独自在外,天色已晚,乘车回家的路上,看着窗外流连的人家,总会想到“万家灯火”这个词,想象着每一户居家的模样,心头无限温馨。词语是要与情境贴合在一起,同生、共长。其背后有着广阔的空间。汉语的词,是有温度,是有色彩的,最折磨人的,还是她的“欲说还休”,明明蕴含了无限的意,偏只寥落着几个字。自古以来,我们的情感都是内敛的,想在心里,不说出来,要人家猜,猜不着,心里就分外的恼。但,毕飞宇是直白的、坦荡的,他很擅长深刻地剖析自己,理性地面对人性中的恶,而曹文轩则是感性地面对人性里最动人的善。同样谈到草房子,曹文轩的草房子是浪漫的,诗意的,毕飞宇则是现实里的,当下的,飘散着土腥气的,却一样的活色生香,一样的朝气蓬勃。

在这本回忆录里,毕飞宇是在一次次地寻找往事的记忆,也是在一次次地面对当时情境下的自己,面对自己的顽劣,面对自己的乖巧,面对曾经走过的自己,或许才能正视今日的那个复杂其实简单的自我。

毕飞宇有着惊人的语感,他那强烈的、流畅的语言表达力,令我叹服。他形容生活的变故——“被连根拔起了,一敲,所有的泥土都掉光了,光秃秃的。”他做好事被人夸,说“我很美,我的虚荣心一粒一粒的,全成了爆米花。”这些语言不仅是形象这么简单,还非常张扬,妙趣横生。

这样灵活的语言,教师是要读的,语文教师更要读。他让教师确信“年少的阅读是重要的”,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这个世界之前,虚幻的“概念”会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世界。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一个能让孩子做“白日梦”的世界,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有了这样的世界,孩子享受孤单,享受寂寞,享受与自我的沟通。人类很多的问题,其根本就来源于自我与世界、自我与内心之间的沟通问题。我总相信,人是有很大的治愈能力的,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解决好了内部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毕飞宇还告诉我们这些小学老师,“在学校的过程中,尤其是初期,‘感受’比‘努力’要重要得多。过分的‘努力’会阻塞你的‘感受’。”课堂上的过度讲解、分析,确实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破坏了孩子对语言天生的敏感和直觉。他让我们了解儿童,懂得语言,懂得语言是有生命的,它能“直接抵达我们的灵魂”……

读着《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恰巧翻到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前几个故事也正是描写小时候的故事,却与《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有着不一样的味道,贾平凹先生在追忆中缅怀亲人,飘散着浓浓的愧念、悲苦,阴郁的气质,让你感叹遗传的性格再加上人生的际遇,成就了作家文字的走势。同样父亲是教师,同样经历了“文革”,贾平凹的遭遇之不幸甚于毕飞宇。二人都善于从生活世事中洞悉人生,随感而发,文字里随处可见哲理性的感悟。但毕飞宇的这本写给小时候的书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飞扬跋扈的文字,更是意气风发,更为趣意盎然。

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