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一天天读书,一天天教书

2017-06-30 08:42:09

——《教书·读书》序


□王小庆

冷玉斌是我的好友。他憨厚而低调,于是他很容易被人遗忘。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小伙子,竟是教育部“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

如果你读了他参与编写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你就不得不为他对教材的深邃理解而折服;

如果你浏览了他主编的《家庭学校》,你就不得不为他的教育视野而喝彩。

他还主持了“‘亲近母语’儿童哲学课程研究”课题,担任《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的小学语文培训学科顾问……

一直以来,冷玉斌都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小镇生活、教书。

他目睹了村小被撤并、学生长期留守且身心成长受阻等令人痛心的景象。看着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常常不自觉地感到难过。当一些孩子穷得还在为一本五毛钱的本子哭泣时,他感到,所有的教育都难有成果。

于是,畏缩、自卑、短视随之而起。

冷玉斌也不例外,他也无望、无助过,也焦虑、忧伤、慌张过。

可是,乡村何辜?于是他选择了阅读,他坚信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力量和自信,也坚信能够在阅读中构筑一个心中的广袤世界。

他读到王小妮《上课记》序言中的一段话:

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的,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王小妮

这时,他忽然明白,在乡村,在这个时代,他所做的、所说的,即使是徒劳的,但在发生的那一刻,依然有它深远的意义。于是,他说,“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即使你不见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对星星而言,这种被爱的温暖,还是可贵的”。

是的,的确可贵。因为有了阅读,他挺住了。

阅读,尤其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使他安定了下来,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悟出了“理想的教育无非是师与生都成长为真正的人”这个道理。

其实,冷玉斌所做的,无非是些琐事。

比如,因为自己喜欢读书,他便也希望学生能通过阅读拓展眼界,增长见识,让他们向着明亮那方发展。他开过童书讲堂,每周一次;也曾设法下载好的儿童影片,在班上和学生一起欣赏。

从2004年开始,他在自己班上开始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与导读。最初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大声读给孩子们听。

读书过程中,学生们一阵欢笑接着一阵欢笑。在大声读之外,他还尝试进行师生共读,然后围绕一本书展开讨论并撰写笔记,制作个人读书卡和读书小报。

他在教室墙上贴上了一张大白纸,纸上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是一节火车头。学生每读完一本书,汇报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的火车头后添上一节小车厢。

今天他还记得,一位姓许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火车头后面的小车厢从无到有,达到了近40节。

“那是最好的阅读时光。”每当回忆起这些时,他就兴高采烈。

这些做法,他始终在坚持,故尤令人钦佩。虽然是小事工程,但积细流成江海,积跬步达万里,数年下来,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与学生进行“人”的交往,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冷玉斌认为,教育须更偏重于生活、精神和灵魂。因而,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向导。与学生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开故事会,一起到学校草坪上享受阳光,享受阅读,这些事情多么美好!

在一本书里,一名学生说他的国文老师“只是静静地看着我,读我的文章,并在适当的时刻让我知道,他正在看着”。冷玉斌说,他要的就是这种生活状态。

“我还是相信,生活并非命运,我可以学特蕾莎修女,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情,用自己的爱和关怀,给乡村更多教育的善意。”

在《献出更多教育的善意》一文中,冷玉斌如是说。这大约就是他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良知。

冷玉斌痴迷读书,“有时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读,有时逢着喜欢的就拿来读”。

当然,他也有特别专注的,比如对儿童文学,他就特别感兴趣,并有意识地收集书籍,现在,手头已经收集了儿童文学书2000多册;对图画书,他更加着迷。

总有人会问:“你平时这么忙,如何能看这么多书?”冷玉斌说他读书的速度很快,而且也不见得把书一页页翻完,因为很多时候,他是随着问题读的。

当一个人以读书为生活时,有时会陷入孤苦之中。在一篇谈读书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夜是静的,我与书之间,只存在一种微微的温凉之意,执卷在手,仿佛握住全部的自己……我一向认为,想要坚持长时段的个人化阅读,一定得保持必要的孤独,假期喧嚣,尤需如此。

相信天下大多数读书人,都会将这种孤独当作一种私有的幸福。可是,在一次谈话中,我还是不合时宜地问了他一句:“你想靠读书来改变教育,是不是一厢情愿?”

冷玉斌无奈地笑笑:“从没这么想过。”

冷玉斌不亦乐乎地走在教师阅读的路上,因为读书给了他丰富的精神养分,而且这种养分不光滋养着他,也滋养着他身边的人。

一天天教书,一天天读书,孩子经由这样的陪伴,也许便有了一个远大前程。

所以说,教师的阅读,看似没有即刻的功利,实则却是一种对未来长久负责的体现。一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最珍贵的服务之一,就是将他们从一本书带往另一本书。

所以,许多时候,阅读的力量甚于教书。

不仅如此,冷玉斌的爱读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周围的老师。早在2006年,他就和同事组织了“远流”读书会,举办沙龙和专题讲演,以阅读影响了很多青年教师。

当时,大家一起读教育、教学类的书,如各种教育经典;读文史类的书,如叶嘉莹和朱光潜的著作。当然,儿童文学是重点,像《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等,几乎人手一册,他们希望借此触摸孩子的心灵。

“共读”产生了令人愉悦的效果。冷玉斌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发现推荐的某本书恰好与某位老师“尺码相同”。

不少朋友都劝冷玉斌“赶快出来”,他若有所思地说:“自己的确在考虑这个问题。”然而几年过去了,他依旧在小城上自得其乐。

不是说他没有向外的心思。

自受邀成为《家庭学校》的主编以来,他不负众望,“今天我们如何读经”“儿童与网络”“儿童与哲学”“儿童的艺术教育”等几个专题,观点独到,让读者耳目一新;他在各处做的报告、撰写的文字,也发人深省。

“心有多大,地有多宽。”我问他:“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会做什么?”冷玉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开一间书店;一家三口常常旅行。”

(作者原为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资深英语名师,现为《教育与发现》主编。)

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