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冯老汉四次改行的故事

2017-07-14 09:03:22

□袁来根

戴南镇冯田村70开外的村民冯春仁(排行老三俗名叫冯三)活了大半辈子却四次改行的故事,说起来平凡,听起来就像一碗“回锅肉”,耐人寻味。

在那“瓦刀一作,一块八角”?的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羡慕“荒年景饿不死手艺人”的行当。初中毕业的冯三跟随本村的老木匠,拜师求艺,当上了箍桶匠。肩挑工具箱,转悠东庄拐西乡,一声吆喝“吼金腔”,招来生意一大帮。春天忙箍挑肥的粪桶,夏天忙箍洗浴的澡桶,秋天忙箍饮用的水桶,冬天炷箍姑娘陪嫁的马桶。小冯刨子一刨,钱揣腰包。一天净赚的手工钱,抵得上10天的生产队劳力工。

几年下来,冯家手头小富后,将“塌屁股”的泥巴“丁头府”,翻建为“风吹草动”的茅草屋。家境贫寒的冯三,30岁才娶妻,“金凤凰”飞进了“光棍堂”。?手艺“吃香”的冯三一时成了四邻八乡的“小财神”。

农村改革分田到户的春风,让农家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卫生洁具取代了澡桶、马桶,自来水代替了挑水饮用的木桶、水桶。生意逐渐清淡起来。大脑活络的小冯,很快看准了水乡帮船送客的行情。于是,小冯由箍桶匠改行为“开小帮”(帮船)。

那时侯,乡村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农家水咯荡(兴化),想上党中央,“先要坐‘小帮’?乘船赶车天不亮”。冯三瞅准了这一商机,选择了该村向阳桥畔的逢春码头,做起了“水上漂”的生意。划船送客开小帮,风吹雨淋浪打浪。短途转悠四邻庄,远送溱潼“水咯荡”。1987年寒秋,小有积蓄的冯家又将三间茅草屋翻盖成红砖青瓦的“鸽窝房”(空心墙)。

随着水乡村村通公路、家家建车库的强势发展,冯三的“水上饭”又被“泡了汤”。帮船“抛锚”后,冯三又瞅准了开“三卡”(三轮摩达车改装的送客车)、驾“的士”送客赚钱的时机。生意又是一阵“火热风”,一干就是十多年。冯家住进了路环水抱、鸟语花香的农家生态公寓楼。如今他家的儿女们也都成了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乡村公路的四通八达,私家车也随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虽说乡村也“路堵”、街堵,可冯老汉的心不堵。他感到大半辈子3次改行活得累。改来改去的行当,也都是为了向“钱”冲。他觉得当今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手头不缺钱。农民种田不光能够领到补助金,“泥休”后,每月还可领到养老金。这个“金”,那个“金”,晚年层层“镀了金”。可冯老汉不靠“镀金”过日子,更注重自身“炼金”,尽力为社会做点小贡献。

“下岗”后想得开的冯老汉暗中琢磨,建设最美乡村最美中国,实现最美中国梦,关键靠的是最美乡村人。那么,如何成就美丽乡村人?几经思忖的冯老汉,终于选择了只赔本不赚钱、一切向“情”(情趣情操)看的“小买卖”。他从精神层面找到了养就乡村人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素质的“切入口”。

2015年开春,冯老汉购置了一辆油布遮篷人力车,征订了《农民日报》《人民日报》《兴化日报》《农家新风赞》等十多种农民实用的报刊、图书,开办了“农家流动阅览车”,?转悠车站、广场、田头,免费为农民朋友传播新人新事新风尚,传播时政要闻、人文情趣、生态种养、科技信息、环保知识等社会正能量。去年春节,冯老汉自编了一副乡土对联自勉说:“红杆”撑我“四级跳”,芝麻开花节节高。

只求乐趣而不图回报的冯老汉70岁的生日这天,他与家人交流说:“回想我的大半人生,四次改行,四次建房。一路走来,蹦蹦哒哒。尤其是我们水乡兴化建市30周年来,党和政府就像一根两头漆红的竹杆,支撑我人生‘四级跳’。晚年我创办农家报刊流动车,一图磨炼脚力,锻炼骨架;二求寻找情趣,养就心绪。激情不与岁月老,奉献社会总年轻。我这个“野生”的邮递员,一天要骑车转悠几十里的乡村路。为的是创建最美乡村、争当最美人。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要为之焕发人生第二春,夕阳好比旭日升……”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