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为了心中那支不灭的火炬

2018-03-30 10:08:42

——读识原音及其诗

□王慧骐

诗人简介

王俊辉,1977年生于河南省滑县。滑县作家协会会员。现定居苏州。2000年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级创作班函授学习。2004年开始在多家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某文学网站签约作家。多家文学网站散文小说版编辑。当过八年教师,1999——2005年创办阳光中学。后为生计所迫,下海经商,辍笔多年。2007年至今承包工程。


早几个月,我在一篇说格锐杨诗的文字里提到过原音(其真名为王俊辉,与格锐杨同龄,皆系1977年生人)。手机上和他互加微信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通过一些公众号读到他不少接地气且不无哲思光芒的短诗与散文诗。

据俊辉自己介绍,热爱文学的种子他是自小便埋下了——因为多病,而变得敏感,他比别的孩子更渴望关爱,渴望有些许阳光暖其孤寂之心。在诗歌面前,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种,痴迷、执着,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他并不企图通过写诗得到什么。要说得到,那该是灵魂的一种洗礼。他虽身处车水马龙的都市,而万千愁绪仍在他熟稔的那座村庄那片高粱地里飘荡。他给自己即将出版的诗集命名为《我的乡村我的城》,他为自己所取别名:原音,似都在告知世人,他来自中原,无法更改的胸腔里始终蓄满黄土地的声音。

他在那首我以为可视作其代表作的《我的乡村,我的城》里,如泣如诉地弹拨他不绝如缕的乡思乡愁:“晚上到处找家/请还给我/熏得发黑的墙壁/烧得火旺的炉子/或将我埋进冬夜漫长的梦里/慈蔼的母亲、辛劳的父亲/责骂或者训斥/我会发芽开花/春天里变成飞蛾/变成父亲坟前哭泣的土坷垃/变成母亲白发上最后的一点黑”。时空的跨隔,乡村的记忆,构成了原音疼痛与悲悯的诗歌气质。“我出发的时候/春天没有来/村庄没有醒/狗在沉睡/门扉轻轻掩上/我止住泪/害怕一滴惊醒/枝头苞蕾”。都说游子离家是为了归家,家在心底是一处永远无法愈合的痂。犹记余光中先生离去的那个夜晚,大海这边的万千颗心都在低吟他的《乡愁》。而原音给出的诗行里,也同样有着这般痛彻心扉的情愫——“村庄荒芜/纸张荒芜/灶台荒芜/如果河流之上/春色不会挂柳/我就站起来/做不朽的枯木”。诗为何物?是把你那处痂一次次残忍挑开的寒光四射的刀呀。因“痛”而生“悯”,复又生“慈悲”,生“包容”,生“博爱”。诗,就是在做这样一种近乎魔术的“手术”。“今夜我将你的名字/装修成家的风格/一半是温暖/一半是欲言又止的期盼/在这里苍老一生之后/取出舍利,取出猜疑的灰烬/我握紧舍利/用灰烬覆盖/所有的佛和菩萨”。在这样的诗句面前,相信任何的聒噪都会变得安静,任何叩拜的蒲垫也都显得多余,忧伤与悲悯已然在你我的灵魂之上建起了一座圣洁的佛堂。

其实最早关注原音,是在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上读到他的口语诗。他的口语诗好像已写了几百首,结了个集子叫《原音原音》,据知也会在不久后问世。书稿的电子版我要来大致浏览了一遍,特别精彩的似还不多。但看得出他的努力,冲刺的速度在不断被刷新。挑几首出来欣赏——《第一份工资》:“此生/第一份工资/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一台录音机/其余的/给了母亲//妻的第一份工资/给我买了一个mp3/还被我借给/别人/弄丢了”。看似一份家庭的流水账,但满满的歉疚却溢于言表。告诉我们夸妻子也可以这样夸法。《错觉》:“站在地槽边/如果右手扬起/深吸一口烟/我会大声对/正在绑钢筋的/工人说/同学们好”。假如你不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读这首诗会觉得莫名其妙,而有了前面的交代,再来读,你会发现自己的眼里突然就噙了泪。作者的生命中有过近十年和孩子们耳鬓厮磨的岁月,他这种本能的反应里凝聚着太多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一下子冒出很多人》:“好久没来尹山湖了/今晚和妻子来散步/妻子说/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我说估计没几个知道/当年这里曾是苏州/五七干校所在地/那时也是/一下子冒出很多人”。口语的特点再明显不过了,但就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却把那一段早已尘封的历史挑出了一个豁口,给人以极大的遐想空间。《兼职》:“赤脚医生老李当了几年和尚/还俗了/工地上机器坏了/找他修/昨天打电话给他/他说:没空/我正在诊所修理人呢”。以诙谐之笔讲了个近乎荒诞的小故事,但却很冷峻地折射出世间百态。题目也饶有咂头,诗读毕再转而审题,觉着发噱,继而又陷入某种沉思,很自然联想到一些社会问题。《追杀》:“死在我怀里的/是被追杀的/自己/活着醒过来的/是我吗”。五行,22个字,分明能感受到是对个我灵魂的叩问甚至鞭挞,闪电般出击的诗行中饱含着一种强烈的批判、自省意识。

丰富而坎坷的人生履历,注定了这个来自中原的诗人,写不出躲在象牙塔里的无病呻吟,也注定了他诗的每一个触点一定是来自于现实社会的底层。他在茫茫人海中奔走,为了生活,也为了心中那支不灭的火炬。他有理由写出更好也更深刻反映劳动者精神图像的作品。诗人伊沙说,老百姓不是不关心诗,他们关心的是沉淀下来的部分。诗歌,真的太需要沉淀了,把那些看似煽情其实只是花花绿绿浮沫的东西,狠狠地撇掉,只留下沉淀,生活的、思想的(当然苦难或就是无法抹去的底色)沉淀,唯有这些可能才是叩击人心的诗歌的力量。

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