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古城的文明脉动,传递出温暖和力量

2018-06-26 09:30:12 兴化日报(数字报)

 □市委宣传部联合采访组

山水绝佳天目湖,感恩信义溧阳城。溧阳建县已有2230多年历史,感恩信义是古城重要的文化因子。这里留下史贞女义救伍子胥的动人故事,孟郊在此写出传唱千古的《游子吟》,诗仙李白三游溧阳时留下了《猛虎行》等诗篇。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文明的浸润和滋养,奋斗的时代需要精神力量的鼓舞与支撑,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溧阳市锚定文明的彼岸砥砺前行。自2015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特别是2017年实施“文明城市攻坚年”以来,溧阳市始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摆在推动城市内涵发展的战略高度,用文明创建助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从最初“创文”提名城市排名居后,到以优异成绩拿到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只用三年时间,溧阳市演绎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文明嬗变”。

当我们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贴近这座古城的文明脉动时,直接感受到的是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力量。

爱心温暖一座城,6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

打开溧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徐星频赠送的《站长日记》和《路长日记》两本书时,一股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拂面而来。

在溧阳、尤其是基层一线,徐星频算得上是个“名人”。让她出名的是其在担任溧城镇党委副书记时,同时担任了溧城镇“心愿树”爱心工作站站长。工作站重拾被传统“政策慈善”忽略的人情温暖,以情感慈善的创新方式,对政府部门救助保障体系作出有效补充和延伸,先后帮扶困难群众数千人,“心愿树”爱心工作站成为全省公益品牌项目。数十万字的《站长日记》,是她在担任站长期间参加公益活动、到居民家中谈心、帮扶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时的一段段真情回放。

“心愿树”爱心工作站是溧阳市众多志愿服务团体中的一个,志愿服务正成为溧阳人的一种精神时尚。

溧阳市广泛开展“弘扬志愿精神、争创文明城市”活动,依托“志愿江苏”平台,积极培育“心愿树”“汇众社”“劦善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开展了“一支棒棒糖,换您手中烟”“你文明驾车,我为你加油”“10000杯绿豆汤的旅行”“青柠1+”等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截至今年3月,全市80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人数就达13.7万人,注册组织422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72次。

虽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成功,但是每天清晨,溧阳市区的一条条主干道上,依然可以看到“路长”们巡查的身影。

溧阳市在城区70多条主次干道实施“路长制”管理方式,落实各机关事业单位为“路长”,上路开展维护环境卫生、规范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开展创建宣传等,严格按照“巡查、发现、协调、处置、督查、结单”的闭环流程运行。厚厚的《路长日记》,以平实而具体的事例,记录了“路长”们履职时的点点滴滴,从中看到他们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市民由观望到参与的内心转换过程等。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溧阳市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民意基础和工作合力。去年3月初正式启动的“我爱我家”城市管理公众平台,开放市民举报、市民测评、信息发布、便民服务等功能,成为服务民生的有效载体。平台开通一年来,活跃用户扩展到4300多人,已上传问题信息60515条,处置结案57120件,结案率98.79 %,大幅消除了城区创建的死角盲区,有效提高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域共创,凝聚全社会向善向上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样离不开农村的文明建设。溧阳市突出以城带乡,将创建触角向镇村延伸,在城市乡村实施一场外铸形象、内铸气质的完美塑造。

在城区,溧阳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注重为民惠民,推进城市文明亮点工程,启动实施“建设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投入近100亿元,推进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管理提质、交通通畅和美丽镇村“五大工程”,启动博物馆、规划馆、档案馆、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一中心”建设;完成南环东路、天目湖大道等8.1万平方米大型绿地建设;推进宋团城滨水休闲绿带改造、天目湖大道和永平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实施老小区综合改造29个,新建标准化菜场2个,改建菜场13个。

燕山公园南园,一座占地面积达346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已成为溧阳的文明地标。公园将复兴大道、美音轩、好人广场、读书台、成长乐园等10个主题陈列在各段地域,让市民在耳濡目染、寓教于乐中感受熏陶。

针对存在的“短板”,溧阳按年度分别组织开展19项和12项专项整治行动。如:在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中,通过推行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机制,错时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等举措,有效缓解“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在全省城市交通文明指数测评中,该市排名第一。

在溧阳,一个“1326份‘承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故事的发生地是南渡镇梅庄村。

梅庄村下辖23个自然村,4227人。村里保洁员负责的村道虽然干净,但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借助文明创建,村里引入城市管理中的“门前三包”,发动和引导村民解决房前屋后、院内存在的环境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村委会与全村1326户农户签订“门前包清洁、门前包绿化、院风包整齐”的责任状,每月组织集中督查,对于“门前三包”做得好的农户给予相应奖励。

文明创建活动中,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农村,溧阳着重开展以涵育文明风尚、建设美丽乡村、夯实文明根基等为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践行核心价值,培育文明乡风”15项主题活动,评选出“新乡贤”300多名,修订乡规民约247个,征集“好家风好家训”563条,评选出“最美家庭”160户、“星级文明户”1500多户。全市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200多个,打造美丽乡村38个,形成3个美丽乡村集聚区;开展镇村“点线廊墙”建设,将“爱敬诚善”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打造为靓丽风景。开展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溧阳文脉研究等活动,传承和保护特色乡土文化。

打造特色亮点,“三堂”工程带来触手可及的幸福

一个地方真正让人感到温暖的并不是当地的气候环境,而是直抵内心深处的人文关爱。“人人创造文明、人人分享文明”。紧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基本民生需求,溧阳市实施的小食堂、小礼堂、幼童小学堂的“三堂”工程,让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为解决高龄、“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去年,溧阳市在城区启动实施如意小食堂实事工程,一次性投入510万元,采取自营、配送、合作挂牌等运行模式,在北郊、燕山等社区和小圩新村、黄墟村建成10家如意小食堂。一到午饭时间,老人们就早早到来,吃饭聊天、看书读报,小食堂俨然成为老年人的“幸福乐园”。

在完成141个标准化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溧阳市投入2000万元,精选打造71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小礼堂”,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依托文化小礼堂桥梁纽带作用,建成文化流动服务点,推出文体项目“菜单式”服务,实现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

溧阳市扎实推进“幼童小学堂”为民优质服务工程,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去年全市共招录77名幼儿教师,有4所幼儿园通过常州市级优质园创建,3所幼儿园通过省级优质园创建。为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溧阳市将学前教育与城市开发建设同步规划,按“1万左右常住人口设置1所幼儿园”原则布局,满足适龄幼童学前教育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童小学堂”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短评:

相信奋斗的力量

溧阳市用三年时间拿到“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让我们赞叹的除了创建本身的“含金量”外,从中体会尤深的是溧阳人创建过程中那种坚定的信念、艰辛的努力、奋斗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溧阳市走过了从排名居后、到位居中游,再到领先地位的不寻常路程,实现了“变不可能为可能”。

溧阳市的文明创建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先是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以及存在的危机,并对照标准和目标奋起直追、奋力前行,最终走向成功。这个奋斗的过程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对标找差活动,不也是一个励志性的实例吗?认识到了差距,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奋斗和努力去改变现状。要在找出差距的基础上,以执着的努力和奋斗来追赶目标、补足“短板”,同时坦然接受前行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曲折,并把它化为奋斗的动力,凝聚起强大的发展能量。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相信奋斗的力量,就会产生后来者居上的强大动能!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