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大垛老字号—— 万宝银楼

2018-12-28 10:00:15 兴化日报(数字报)

□刘双湖

首饰原本仅指戴于头上的装饰品,现泛指以贵重金属、宝石等加工而成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首饰一般用以装饰人体,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等意义。中国旧时又将首饰称“头面”,如梳、钗、冠等。现在是指用各种金属材料或宝玉石材料制成的,与服装相配套起装饰作用饰品。由于首饰大多使用稀贵金属和珠宝,所以价值较高。

大垛的“万宝”老字号银匠店,最早就制作用银子做的首饰、配饰、摆饰等。30年前,兴化农村开始出现制作加工黄金首饰制品,他们也是那时才开始做纯金首饰,现在又增加了玉器。旧时,萧家祖传老银匠店(万宝银楼)的金银饰品主要使用对象:新娘、富人太太、惯宝小孩、老年妇女,男性很少有佩戴的。

大垛自明代建镇以来,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商贸古镇。自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至上世纪40年代,大垛镇商业繁荣,进入一个空前发展阶段,在“兴化十大镇”中名列前茅。

历史是客观的,古镇的辉煌被先后载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兴化县志》(胡志)、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兴化县新志》(欧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兴化县志》(张志)、清咸丰元年(1851年)《兴化县续志》(李志)和1994年《兴化市志》等史籍中。

1939年,由于日军侵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由镇江暂迁兴化时,大批江南富商和名门望族迁居兴化城和大垛、竹泓等地,客观上促进了大垛的经济昌盛。此时,大垛镇已发展成一个商业门类齐全,商铺、商行、手工作坊林立的繁华集镇。

贯穿大垛集镇南北长达3.5公里的文化路中段转弯向西是府前路,府前路的东首距文化路15米,坐落着一座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房,楼房底层店面两大间经营金银首饰及玉器,楼房前招牌上“万宝银楼”四个大字引人注目。这家店就是大垛近代百年老字号“万宝”银匠店萧氏传承人经营的。

“万宝”:1.各种作物的果实。《庄子·庚桑楚》:“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陆德明释文:“天地以万物为宝,至秋而成也。元嘉时本作‘万寳’。”《隋书·音乐志上》:“允兹金德,裁成万宝。”清·姚鼐《渡淮》诗:“西成未为恶,苦被飞蝗恼。连村扑未尽,何以实万宝。”2.犹万物。汉·史岑《出师颂》:“皇运来授,万寳增焕。”3.原意为万物的果实。

从“大垛萧氏银号”到“万宝银楼”取“万宝”的历史溯源,和现在许多大公司都取“万宝”为名,是同样的涵义。

百年老字号“万宝”银匠店,位于大垛集镇西市街南首,门面坐西朝东,闼子门。北面紧邻的是经营南北杂货嫁妆的,同是从大丰西团来到大垛经商的陈集程开设的“集新泰”。老板陈集程——大垛小学退休教师陈文银之父,陈集程承嗣其二叔陈道宏(属猪1911年生),经营南北杂货嫁妆。(2014年陈文银77岁,老家东台西团。与三兴泰的陈廉静同一族谱)。南边是由芦俊义(排行老二、白案很出名)三兄弟合开的,位于南砖桥北桥口东侧的茶馆“同福园”。“万宝”银匠店的斜对门是鲁姓开的“顺兴”银匠店。

再向北位于路东门朝西的为朱氏开设的“顺成”,是一古色古香的清末民初2间2层小楼房,系大垛朱氏祖产。这座楼叫“仁和杂货批发”店,附近整个商铺及里屋称“顺成银楼”,朝西迎街的楼上屋檐下有一长木板倾斜朝下,木板上有店号“仁和南北杂货名烟零趸批发”12个繁体正楷木刻立体字。紧靠楼房南边沿街商铺是银楼门面,里边是朱家工场及住家、起居之地。

位于“顺成”北边的是“凤阳春”茶馆。位于“凤阳春”茶馆的北边,也是老字号的浴室“新乐池”。(2012年5月21日兴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公布兴化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中标明:“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处):第10号朱家巷民居,年代民国,地址大垛镇朱家巷,类别传统民居,级别市级;第41号新乐池浴室,年代民国,地址大垛镇镇南,类别金融商贸建筑,级别市级;第42号顺成银楼,年代民国,地址大垛镇镇南,类别金融商贸建筑,级别市级)。在这条不足百米的老街上,集中了好多大垛的老字号。

一百多年前,家住大丰西团的萧福寿(家谱16世)生有四子,长子荣庆(家谱17世),次子元庆,三子有庆(娶朱氏),四子如庆(娶周氏)。萧家认萧何为老祖宗,明代初年由苏州来到西团。上溯10世的排名为:升、远、家、有、文、福、庆、仁、志、本。2015年2月出版的萧氏家谱(精装版),家谱表明:明初苏迁的移民大潮中,萧氏弟兄三人一起来到了苏北。老大萧重一落户草堰场,老二萧重二定居南通,老三萧重三迁居建湖。“万宝”银楼的萧氏一世始祖萧重一,自苏州阊门迁居大丰草堰场,至今已有600多年,传至二十四世,有后代数万人,为“师俭堂”。

萧荣庆继承祖传手艺,制作各种金银首饰。清代末期从大丰西团来到大垛,拿稻谷典租现地址为原“集新泰”一大间门面房作店面,一小间作生活用房。解放后,萧仁奎用稻谷买下了“集新泰”的三间门面房。萧仁奎的三个儿子成家后,分给了他们。

萧荣庆的三弟萧有庆娶朱氏为妻,生有四子,为仁华、仁存、仁奎排行老四,其中一子早夭。萧有庆的四子仁奎16岁来到大垛,跟伯父萧荣庆学手艺,后因萧荣庆无后,承嗣伯父萧荣庆,买下店房并继承家业。取店号“万宝”银匠店。当时经营不容乐观,生活紧紧巴巴。前店摆设柜台,出样销售和洽谈生意,后头在天井里搭简易房屋作后作,柜台上雇有营业员二人,后作雇有工匠二人。发展到仁奎成家生子时,有门面四小间。萧仁奎娶唐子大户人家蒋氏为妻,蒋氏三寸金莲。生有一女四子,大女儿玉莲下嫁到万朱庄,年终时79岁(1929年生),长子志富(1934年生,家谱19世),次子志桂无后,三子志昌,四子志圣(现居福建)。

萧仁奎做手艺功底过硬。许多盐城、大丰、东台、草堰的大户人家都慕名而来。萧仁奎宽厚待人,做事老实,客户信得过。店里生意少的时候,他就带工具和产品,游乡走村,到人家门头上做。萧仁奎在所有产品上,都用“万宝”钢印打上记号,以保证信誉和质量。王世昌父亲王文达也开银匠店,取店号“震兴”。王世昌跟萧仁奎学徒,学徒出师后就自己做。萧仁奎在店里忙的时候,就找他来帮忙。一天,对门鲁姓银匠店的儿子,要来萧仁奎家洗澡,萧仁奎的小脚老婆蒋氏知道这个小伙手零脚碎,于是就不肯。萧仁奎就说,毕竟是邻居,又是小孩,蒋氏也就没有多说。这个鲁姓小伙在萧仁奎的房间里洗澡时,把放在文具柜里的银器偷了些走。文具柜就像现在办公桌,专门用来放做好的银器成品和样品,用时把小抽屉放到柜台里,不用时就收起放进文具柜。事后王世昌把小鲁偷去卖给他的银器,拿来给萧仁奎看。王世昌和萧仁奎都知道银器上有“万宝”钢印的一定不会假。萧仁奎又花钱把偷去的银器购买回来,蒋氏老太要去找小鲁,萧仁奎说,偷卖得来的钱,他已经去吸白粉了(抽大烟)。找他也要不到,再说是街坊邻居,顾及影响,算了算了。

萧仁奎待儿子长大后,把祖产分给他们。萧仁奎的长子萧志富20岁跟随父亲学手艺。萧志富娶妻孙淑芳(1941年生),生有子女四人,长女萧林珠,长子萧林涛(1968年生、家谱20世),次子萧林元,幼女萧林红。

萧林涛继承祖传手艺,17岁就开始学艺。2010年在现地址,新建老字号“万宝银楼”。萧林涛与梁爱华结为伉俪,生有女萧燕、子萧万。

万宝银楼传统经营主要有:黄金、包金(包金耳环、包金戒指)、银器、珐蓝、银嵌玉籫等制作加工。30年前才开始经营制作纯金的戒指、项链,近年来又经营制作金手镯、手链,以及玉器。

萧家祖传银匠店(万宝银楼)的金银饰品主要手工制作工具有:化银炉子(一种与铜匠化铜一样的炉子,外接风箱鼓风)、坩埚、油槽(化银子水时倒入成型用)、铁砧子、大小锤子、吹灯(用灯草做灯芯,原用香油、现用煤油)、吹管、大小剪子、大小镊子、玛瑙(抛光用)、皮老虎、天平、绞机、使用80多年的做手镯造型用的榨桢木的圆锥体、平板木槽、各种錾子、大小锉等一百多种。

萧家祖传银匠店(万宝银楼)的金银饰品主要手工制作工艺流程有:熔银、锻打、下料、做铅托、雕花、焊接、清洗等。1、熔银:当时银块很少,大多是来料加工。把旧银制品放在坩埚里,炖在炉子上烧化,把熔化的银水到进油槽成型。2、锻打:趁热开始锻打成心中所需形状。3、下料: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好饰品图稿(工艺娴熟的老银匠图稿在心中),银片的取料要比实际用的图稿略大。4、做铅托:加工银片使用。5、精加工:包括锤錾、錾刻、镌镂、花丝、绞丝、编结等工艺。6、焊接:在接口处沾上焊药,用焊枪溶解焊接(现在用小煤气罐里的煤气作燃料)。7、洗银:用高温将银饰品烤热,放进酸液中,取出放入清水中刷洗。7、点翠、烧蓝:若需要在银饰品上点翠、烧蓝的,是将釉药末洒在要点、烧的部位,工匠用吹管吹火来烧化。

萧家祖传银匠店(万宝银楼)的金银饰品主要品种有:银饰有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头饰、服饰,玩具等。耳饰有耳钉、包金耳钉、包玉耳钉、耳环、耳线、耳吊;颈饰有项链、吊坠、索锁、项圈;手饰有戒指、包金戒指、手镯(绞丝镯子)、手链;足饰有脚链、脚环、脚镯;头饰有出嫁新娘和小大娘窝鬏(髻)用的银梳、银针、银叉、文明针(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均有银制小铃垂挂)、银籫、玉籫。小孩帽子上用的镂空银片(长命百岁、长寿富贵)、筛镜(小孩帽子上用的,内有很小的银制品如算盘、尺、剪子、书、笔、砚台等);服饰有领花、领带夹胸饰、袖扣;玩具有上庙用的小孩玩的银禅杖(样如唐僧用的禅杖,禅杖头镂空、垂挂有多串小铃)、十二生肖银片等。

如今老字号“万宝银楼”,继承祖业仍旧经营制作金银饰品,以成品金饰品:金手链、金手镯、金项链、男式手串、男女戒指、金吊坠、金耳环、金耳钉、金胸针、小孩手串、小孩十二生肖金片等;成品玉饰品、银饰品为主。兼营老本行来料加工制作、修整。传统的手工制作银器饰品工艺仍在传承,传统的手工制作银器饰品的工具仍在使用,百年老字号的店堂仍然兴旺。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