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热热闹闹过大年 ——兴化过年习俗回顾

2019-02-01 11:08:06 兴化日报(数字报)

热热闹闹过大年 ——兴化过年习俗回顾

——兴化过年习俗回顾

□郭保康 潘仁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富特色的盛大节日。人们将春节视作新旧转换的时间过程。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春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春节是指正月初一,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到元宵节。兴化的过年习俗就是从腊八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夜才结束。在这期间,兴化民众迎新年,庆新年,闹新年,把浓浓的年味洒满水乡大地。

腊月初八简称“腊八”,传说是佛祖成道之日。过去,兴化城乡各佛寺如宝严寺、定慈寺等,都要在这一天举行诵经供养法会,并以糯米、大米和莲子、桂圆、红枣等诸多食材熬成腊八粥,施舍大众,广结善缘,积累福报。一些富商大户也起而效之,以示救苦恤贫、普济众生之仁心善德。各家也用糯米掺红枣、花生米等煮成腊八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以吃“报信的腊八粥”为开端,人们就进入迎新年倒计时,围绕着春节的临近张罗开来。

兴化人崇文尚礼。做生意也强调诚信和礼数。即便是要债,也礼字当先,先礼后兵。解放前后,兴化城乡的许多店铺为方便顾客、利于经营、扩大营业额,往往允许顾客赊账。那些老主顾平时购取货物用品时,可暂不付款,只要在店里的账本“折子”上记账即可。待三大节时(端午、中秋、春节)一并算帐。特别是到了腊月,春节前,更要算清一年的账目。故有“一腊八,犹自可;二腊八,急如火;三腊八,没处躲”之说。腊月初八前,店主或伙计会笑呵呵地来到主顾家,提出结清一年欠账。倘主顾要求缓冲几日,也不强求。到了腊月十八,店主或伙计会沉着脸再次来到主顾家,声色俱厉地催债。这时,主人还可以再赔笑脸,拖延一下。到了腊月二十八,店主一大早就来堵住门:不把帐结清,就不离开!如果主人实在没钱,往往会提前一天躲出去,避而不见。过了这一天,店主就不便再催逼了。春节见面彼此照样打招呼,和颜悦色,以礼相待,欠账到端午时再说。郑板桥潦倒之时,生徒尽散,曾遭债主临门之窘。他从春节拖延到端午,考虑到自己无力偿还,不得不躲往镇江焦山,名为避暑,实为避债。

腊八过后是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开场锣鼓。小年以送灶为节日内容,有“军三民四船五(考相公五)”之说。即旧有军籍之家以腊月二十三夜为小年,民家为二十四夜,船家为二十五夜(也有地方指“考相公五”。古代交通不发达,赴京赶考的考相公来不及二十四赶回家,就改为二十五过小年。另有:“宋(赵)太祖,二十五”之说。即属赵匡胤后人的赵姓一支,腊月二十五日送灶。戴窑赵姓中有不少就是二十五送灶。再有:龟五屁六。即乐户,从事娼妓业(娱乐业)的业主送灶时间为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

古人的心目中,大大小小的神管理着人间各种各样的事,对这些神,必须敬奉到位。小年的民俗就是祭送灶神。是晚,备好糯米饭、麦芽糖(俗称“灶糖”)、五谷杂粮(“马料”)等,点烛,焚香,烧纸马,放鞭炮,撒草豆,焚化“灶疏”和黄元,让灶神“上天言好事”,除夕再接他“下界保平安”。灶糖甜,糯米饭黏,目的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甜言蜜语“言好事”;想“告状”时,就唇齿相黏口难言,“杓长杓短勿言云”。

在兴化,“交大寒掸尘、搬家、迁坟、拉绳钉桩”。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除夕之前,诸神离职,诸事无忌。“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掸尘,就是大扫除,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免得“扬尘惹火,蛛网惹祸”,彻彻底底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

热气腾腾的厨房中,开始做团划糕,作为为过年准备的食品。除夕晚上要在锅里放些团和糕,大年初一早起,一揭开锅盖,见团有喜,合家团圆,见糕纳吉,步步登高。

至于年货,也要什么都买一点,囤积着,图个心安神悦,老少慰藉,皆大欢喜。

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除夕前要敬祀先人,是谓辞先。腊月二十八、九的中午或傍晚,挂好祖先像轴(即“悬影”,直到元宵节落灯时才取下),摆好桌凳,备齐沱粉、豆腐等素菜,再盛一大碗饭,在碗里按户主的前三代已故人数(5或6人)插好筷子,供放在桌上。焚香,祭祖,磕拜,焚纸钱,致辞旧、迎新、怀祖、佑后之意。

书贴春联、贴好“福”字是必不可少的。红红火火的春联,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

旧时,除夕晚上,人们要以籸盆(或松盆)燃旺火于门外,祀神驱鬼疠,生暖热催春迎春,兼取旺盛之相。祭祀井泉童子,用竹筛掩于井栏上,谓之封井,三日内不汲水,以保证新年的平静与安全。请、奉诸神后,阖家团聚一堂吃年夜饭即“吃团圆饭”。乡心新岁切,“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年夜饭的菜肴,除酱蛋肉圆(团团圆圆)外,须有“鱼”,年年有余。鱼要有头有尾,寓意新的一年“有始有终”。还要吃豆腐,“腐”谐音“富”;吃芋头,希望“遇”好人;一般不吃鸡鸭,怕“鸡争鸭斗”、“遭饥(鸡)饿”。吃饭时,只喝汤不泡汤。“泡汤”是大米饭泡在汤水里,兴化把事件办不成,计划落空,或钱财损失,没有着落说成“泡汤”。旧时,兴化近海,盐民晒制海盐时,如遇大雨,晶盐溶化,就成了汤水,亦称“泡汤”。古代盐运,主要靠畜力车和船,如遇滂沱大雨,则难逃溶化的厄运,若遭遇沉船,则颗粒无存。逢此事故,当事者必以“盐已泡汤”向上司汇报。久而久之,“泡汤”成为盐商及各行各业“失意”“失败”的代名词。而且兴化地势低洼,水患之虞一直是兴化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对粮食泡在水里格外忌讳。

饭后要在大锅里放上煮好的鲶鱼黑鱼,黑鱼在兴化又叫逅鱼,逅在这里有追赶、冲刺、奔跃之意,鲶鲶逅,谐音年年逅,图个年年往前跃,更上一层楼之吉利寓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具酒肴会饮,守岁。据说这样既可守富贵驱“年”怪,亦可为长者添寿。既有对旧岁的留恋与惜别,也有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未成年的孩子要蹬着木板门后的横梁,爬门助长。

这天夜里,还有听谶语一俗。晚上敬过家神后,听谶语者在大锅中放大半锅水,将舀水的瓢儿放入锅中,待水烧滚后,瓢柄所指即所听谶语之方向。循向去偷听人家的谈话,从其内容或谐音等状揣摩来年吉凶之事。如水情好坏,收成多少,健康与否等。但这对被听者不吉利。兴化有句俗话叫“闷声大发财”,这一夜不论大人小孩,都要避免大声讲话。既是怕怪兽“年”闻声祸及,也有怕被听谶语的意味。

孩子睡着后,家长要封压岁钱和用红纸包好的糕点糖果蜜枣等置其枕下。压岁者,压祟也,压制邪祟,安全度岁。小孩初一醒来,先吃糖果和“开口枣”,甜了嘴再开口说吉祥话。

正月初一晨,即便平时远庖厨的男主人也要率先起床,敬拜内外诸神;泡好红糖红枣茶,谁睡醒先给谁喝,称之开口茶;烧好圆子茶,即团圆茶,借男子的阳刚之气,把团圆之福,深深烙下。然后家人行礼,亲友拜贺。

初一到初五叫作“五天年”,为走亲访友的佳期。鲜衣华服,美酒佳肴,至亲好友,济济一堂,熙熙而乐,熏染着浓浓的年味,享受着欢快年华。新春大家乐,天地俱欢颜。怎一个“喜”字了得!

正月初五,店家开市。有的行业于初四晚派学徒给续聘雇员送灯笼一只,以便参加初五凌晨接财神,否则意味着不再雇用。每逢正月初五财神日,自深夜子时起,鞭炮震天,斗香高焚,蜡炬耀如白昼。求财利市的各业老板纷纷到城内东大街的财神祠,争烧头香。早时商店都设财神堂,供奉财神菩萨赵公元帅,还有五路神。要摆设香案,陈具牲醴,烧香磕头,鸣放鞭炮,以迎接财神爷光临。磕头时,除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要对空作揖,即行迎五路财神之礼。许多时候,人是需要仪式感的,庄穆,虔诚,似才灵验。

正月初七,旧时有卜岁之俗。根据气象判断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正月初七若阴晦则兆灾患;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生丁繁衍,家泰人安。

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