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元宵节杂谈

2019-02-15 12:30:19 兴化日报(数字报)

□易  康 

元宵节是春节年俗的最后一个节日。其时,上班的大多返岗,上学的大多回校,但春节的余欢还未消退殆尽,趁着这个时候再热闹一把,岂不快哉。说到元宵,人们常喜欢用一个“闹”字来形容。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元宵节热烈的程度。元宵的“闹”体现在舞龙的眼花缭乱上,体现在灯会的五光十色上,体现在踩高跷的精彩与惊险上,体现在吃元宵的热乎和甜美上。

作为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作为迎新春节庆的“豹尾”,元宵节的闹腾自然是必须的。所以,与忙碌的大年初一相比,有时人们记忆犹新的倒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正月十五。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元宵节,我与家人来到东岳庙看灯,那会儿的东岳庙还是文化场所,每到节假日都有一些活动,活动的规模虽小,但很是热闹,自然不乏欢声笑语。那天,正逢一场灯谜擂台赛,不善此道的我居然参加了比赛,居然攻擂成功,居然还得了奖,奖品是一堆烟花爆竹。那时我刚三十出头,多少有点轻狂,而且缺乏安全意识,居然把奖品塞在衣服兜里,衣服兜塞不下,就掖在怀里——那天我穿了一件皮夹克。然后带着一身的“危险品”,往来于灯花和焰火之中,继续着元宵节的夜游。我的过往经历乏善可陈,但每每把这段经历拿出自我吹嘘,其实我吹嘘的是咱们过元宵时的率性。当然,无论怎样率性,安全永远是第一。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高祖刘邦在剪除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以后,率领群臣立白马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有违此者,天下共诛之。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邦一死,吕后便开始弄权,先后封了一大堆吕姓王,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然而,历史的发展有时很像一场循环,等到吕后死后,刘邦的时代的老臣周勃、陈平举事灭了诸吕,立刘邦的次子刘恒为帝,刘恒就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汉文帝。文帝为了庆祝刘氏家族重掌政权,便将平灭诸吕的这一天——正月十五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这就是闹元宵的由来。

元宵节作为民俗节日其实是在汉魏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元宵节不断升温,汉代的节期才一天,唐代延长为三天,宋代长达五天,到了明朝则从正月初八点灯,一直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古代的闹元宵是怎样的情景已经难以复制,但我们却可以从先人留下的一些锦绣诗文中窥见一斑。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花灯成了山,香车成了海,好一派繁华景象。周邦彦“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千门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个热闹啊!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久居闺阁的女子终于可以穿着盛装出来逛街了,总被管束的儿童穿梭于花灯之间,尽情地嬉戏闹腾,原来那时的正月十五还是妇女节,还是儿童节。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辛弃疾的那阙《青玉案》,辛弃疾笔下元宵节简直就是视觉、听觉的盛宴,不宁唯是,在“蓦然回首”之际,还会发现一个“那人”……可见,古代的元宵节还不仅是看个热闹,图个哈哈一乐,要不欧阳修怎么会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名句?哦,原来元宵节还是情人节。除此而外,中国的古典小说里关于元宵节的描述也不鲜见,《三国演义》出现过两次,《水浒》《红楼梦》各出现过三次,《金瓶梅》则出现过四次,这些情节早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往昔的时光虽然难以复制,但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去探究,甚至去依葫芦画瓢地去模拟穿越,这也许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吧。在欣赏、探究、模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传统是那么的博大精深,也许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讲究和谐与友爱。中华民族虽然生于忧患,但从未停止过对美好未来的企望,这是一股世俗的力量,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因此,任何负面的东西也无法阻止我们将这种力量延续下去。

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