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良药济世写大爱 风雨同舟铸辉煌

2019-10-15 10:46:27 兴化日报(数字报)

良药济世写大爱 风雨同舟铸辉煌

——记共和国同龄人邹家太

■/何雅岚 朱  杰

邹家太说起平生最幸运的两件事,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自豪:一件事是出生在194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一件事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忆往事,邹家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从小躺在新中国的怀抱里,睡在中国共产党的温床上,无忧无虑无比幸福地茁壮成长。顺利读完了小学考上了中学,尤其是在后来的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公社几百人竟让我一个人考中了,被江苏新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药学系录取。一晃四年本科毕业,自愿要求分回老家兴化市中医院。在基层工作中能够面对现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主动协助卫生局和本院里的同行们一起研讨如何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并与药监局里的同事一起到各大乡镇卫生院去指导检查督促工作,真正做到人在医院,心系患者。”

邹家太出生于1949年1月19日,原名邹嘉泰。1955年9月至1961年7月在安丰邹王村和朱家村读小学,1961年9月至1967年7月在安丰中学读初、高中,1967年8月至1970年12月在安丰大邹村务农,1971年2月至1977年12月在舜生任民办教师,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名: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读书,1981年12月在兴化市中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邹家太是医院里公认的“才子”,他创作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如:《田螺的奇特功用》《防癌顺口溜》《抗癌三字经》《唾液是宝中宝》《容易混淆的中药》等等,刊登在各类报纸上。他还留心总结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的方法和改正的措施,撰写成论文发表于专业期刊,特别是在中药行业的顶尖杂志、影响因子很高的中文核心期刊《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如:《部分中药材水试经验鉴定法》《浅析中药房调配工作中的差错原因及纠正之管见》等等。

中药名称众多,五花八门,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别名,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感到有些枯燥乏味。邹家太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利用各药名之间的共性及其个性,联系起来,分门归类,认真总结,相互考查,既形象有趣,又便于记忆掌握。比如,与数字相关的药名有:没药、半枝莲、两面针、双宝花、三仙丹、四叶草、五爪龙、六神曲、七姊妹、八月札、九香虫、十大功劳叶、百合、千里光、万年青。与颜色相关的药名有:红藤、丹参、橘红、绿尊梅、紫花地丁、青箱子、乌梅、墨旱莲、黑料豆。与方位、季节相关的药名有:南五加皮、北沙参、人中白、叶下花、春砂仁、夏天无、秋水仙、冬葵子。与生属相关的药名有:鼠曲草、牛子、虎杖、兔耳伞、龙芽草、蛇蜕、马勃、羊蹄、猴枣、鸡内金、狗舌草、猪殃殃。与气味相关的药名有:淡豆豉、甜大芸、甘草、咸秋石、苦参、酸枣仁、麻黄、辛夷、香附子、臭梧桐、薄荷草、鱼腥草。还有一些对偶的药名,更是贴切自然、妙造天成,读来朗朗上口,让人拍案叫绝:三颗针、四块瓦;五月霜、六月雪;半夏、天冬;金荞麦、银柴胡;苦丁茶、甜菊精;厚朴、薄荷;火麻仁、水翁花;大黄、小蓟;阳春砂、阴行草;仙灵脾、鬼箭羽;洋金花、土牛膝;升麻、降香;毛冬青、光木瓜;硬白前、软白薇;胖大海、瘦风轮;东白芍、西当归;夏枯草、冬瓜子;海金沙、河白草;地龙、海马;天仙藤、地肤子;夜交藤、明天麻;黄花乌头、紫背天葵;七叶一枝花、九孔石决明;开金锁、关白附。

邹家太还总结了一些鉴定中药真伪的独到方法,如:苦杏仁加水研磨,伴有特殊香味者,为正品。牛黄加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有清凉感,且黄色经久不退者,为真品。蟾酥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者为真品。胖大海遇水可膨胀8至10倍者为真品。银耳在水中膨胀3至5倍者为佳品。

邹家太将这些心得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交流,潜移默化地激发起青年药师的学习热情,在他的带动下,所有的药工都能自觉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取得进步。至今提起邹药师,中医院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传授的“巧记中药名”的独创方法和奇思妙想。

犹为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是,在中医院创建“二甲医院”时,邹家太三赴扬州市药检所拜师求教,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制剂室生产许可证”,自此院内生产的丸剂、膏方和糖浆,都赢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邹家太退休以后,仍念念不忘心爱的制剂室,他深信:良药济世的情怀会在中医院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从青涩年华到古稀之年,岁月如歌深沉激越,悬壶济世的情怀如溪水澄澈,宁静中孕育力量,普救苍生的梦想如百草芬芳,质朴中传递华光。邹药师,我们向你致敬,道一声健康快乐!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