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医学流派溯源

2020-07-29 09:58:35 兴化日报(数字报)

■/朱  杰

沙沟镇大士禅林始建于元朝。开山祖师上广下善法师亲手植下香橼树。秋季采摘香橼成熟果实,趁新鲜切片,除去种子及瓤,晒干;或放2~3天,待果实表面略干时,切成厚片,晒干;亦有用绳穿起风干或低温烘干。有理气,舒郁,消痰,利膈之功,治疗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沉浮尘世自在身,香橼善结礼佛心”,“橼”与“缘”谐音,“香缘”寓敬香礼佛、与佛结缘之意。

法师还同时植有一株菩提树。抗战时期,这棵菩提树曾被日军连根炸断,经大士禅林第十代传人天成师太精心护理,用河泥、稻草捂好,历经寒冬,竟神奇般地浴火重生。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冬至之日,瑞气萦回,庙里采摘圣果,每年可得4000枚左右。

“菩提”是觉悟的象征,是觉、智、知、道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维树、佛树。

浮躁的尘世,有太多的压抑、太多的矛盾、太多的无奈,人们需要身体的强健,更需要心灵的安宁。只有“远离颠倒梦想”,才有希望“能除一切苦”“度一切苦厄”。仰望菩提树,参悟佛陀悟道的历程,倾听枝叶间微风吹过的声音,人世间的烦扰、荣辱、成败、得失,便都随风飘散。

菩提树皮治劳伤失力初起,久咳。菩提树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痹痛。菩提叶含有生物类黄酮,具有安神镇静,改善睡眠的效果。好动不宁、夜啼不安的孩童,临睡前可以让他喝一杯菩提叶茶。菩提树在夏天开的米黄色小花,能发汗、镇痉、解热、舒郁、降脂。

植物学家鉴定,沙沟镇大士禅林的这棵菩提树,真正的学名是“无患子”。由于气候、土壤等原因,真正的菩提树根本不可能在长江流域生长。

但是无患子的种子倒是真正的佛教文化中的菩提子。用菩提子制成的佛珠为佛门圣物。结下菩提子的树,自然也可以称做菩提树。无可争辩,无患子与佛有缘,也是佛的化身。

无患子果实蕴含天然净菌素,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天然洗护珍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无患子洗发可去头风明目,洗面可增白去斑。”

“菩提本无树”。是不是真正的菩提树并不重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选用与佛树接近、具有佛教文化意义的树种,如无患子、银杏树、椴树、暴马丁香(“西海菩提树”)等,来代替菩提树奉养,是古代僧人的大智慧。

(八)

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