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家乡的端午节

2022-05-30 09:09:12

新生中心小学 六(4)班 娄冉 指导老师:仲加凤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带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永记牢。”

清亮的童声在耳畔响起,饱含着天真与快乐。刚刚下过雨的天气微凉,起脚落在浅浅的水坑上,溅起一串水珠,沾湿了衣角。鼻腔萦绕着艾蒿的清香,不知哪家的烟火味儿,被风沿着街道刮了好几里远,是浓浓的粽香,是端节的味道。

外婆忙着洗红豆、糯米。小孩子们都爱吃甜的,每年的粽子必少不了红豆馅儿的。我如同“监工”一般,全程跟完了进度,兴致勃勃地拿了几片粽叶,盯着外婆手上的动作,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两只手像在“打架”,这才自豪地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来——白绳将粽叶五龙大绑,勉强将粽子绑成了三角样儿。三个角因为手法问题露出白亮亮的糯米,细瞧,角落里还藏着两三颗红豆哩!

外婆笑着,边夸奖我边将粽子拎起来,放进粽子堆里煮着。黢黑的铁锅上架了个竹编的屉子,满满一锅全是模样儿标致的棕子——噢,还有个特殊的“艺术品“呢!

粽子还未熟透,但清新的粽香已然充斥了整个屋子,可谓是“粽影未见味先飘”。我早已被香味勾得坐不住,围着铁锅团团转。外婆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时不时添上几根柴火,给我讲故事:“吃粽子事儿小,但这个习俗可大有来历。认识屈原吗?相传在五月初五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家国灭亡,怀抱大石,跳入了汨罗江。当时百姓十分爱戴他,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简装入粽米投入江中。五月初五吃粽子也流传了下来……”

画面一转,我早已落座在餐桌旁,笑眯眯地跟外婆打了个招呼,便迫不及待地用叉子叉起一颗沾满白砂糖的粽子。手中的粽子在亮光下散发着饱满的光泽,热气环绕着香气徐徐上升,甜甜的、糯糯的,细品还有红豆的味儿……

孩子们尝过了粽子,大人们也笑盈盈地品尝起来,这时,耳边又响起那清脆的童声——“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带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永记牢……”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