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优秀学生作品展

2022-06-09 08:55:59

红桥,好久不见

高一(4)班 徐子莹

 

今年是母校七十岁生日,红桥知道他们一定会来。那些可爱的人是不会忘了她这位老朋友的,果不其然如约而至。

“老朋友,我们来了。”一行人踏上了红桥,沿着这红桥向校内望去,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篮球场,这里曾是他们的主场。教学楼里的读书声是他们的,图书馆里的沉默是他们的,宿舍里的欢笑是他们的,篮球场上的激情是他们的,而这些都成了如今的怀念。一双双手抚摸着红桥,斑驳的漆面与粗糙的手相遇,他们感叹这座红桥已经存在太久了,静默地迎接他们来,又静默地送他们离去。现在,她依然静默地趴在那,静默地迎接他们。回忆到曾经在这红桥上的来来往往,不曾注意过这沉默的红桥,而如今,红桥成了眼中躲不开的红,成了脑海中避不了的回忆。

红桥倾听着这些老朋友的回忆,静默不做声。她知道老朋友们现在需要的是安静,他们正在找回曾经的自己。这时候是不适合打扰的,她要做的就是陪伴,拨动溪流载着老朋友们回到过去。

“老朋友,我们进去了。”迈过红桥,便有着读书声传过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声音正如同那时的自己,清脆有力,掷地有声,充溢着蓬勃的朝气。图书馆里正有两个班在上阅读课,站在门前看着这些低头阅读的孩子,安静又显得充满生气。他们的脸上是对知识的认同,是对知识的疑惑,是对知识的渴求,他们的脸上浮现着曾经自己的脸庞。大课间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上挤满了人,身体的转动、碰撞,乃至少年间矛盾的火花,都散发着青春的魅力,那是青春的火,那是青春的光,他们骨子的血逐渐沸腾了起来。

红桥在身后看着,她欣喜于在生日这天再次看到这些她曾经送走的孩子,她欣慰到这些从前的孩子尽管经历风雨,却依然保留着走出去的那份天真、那份温度,她看着他们回到了心中的校园,做回了记忆里念念不忘的那个曾经的自己。她很高兴,高兴的水流都比平时更快了几分,她一直,一直想念,深爱这些孩子。红桥在这沉默着,沉默到似乎消失了一样,但当他们想起红桥,红桥始终在这。

“红桥,好久不见。”

(指导老师:于洋)

 

植树培兰不仰千种绿 栽桃育李尤钦万顷材

高二(5)班  唐语婷

 

如果说一滴墨水,可以唤醒千百人的思想,那么一所学校,就能够唤醒千万人的灵魂。

1952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中,理想的光芒照映在愚昧的大地上,带来了民主与科学的星火——安中从此书写辉煌。

七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历经艰难险阻,为安中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最终成就了今日的荣耀。所以,在安中七十周年之时,我们首先向所有为安中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且承诺,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通过老师辛勤的教导和自己百倍的努力,创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

清池红桥,留存着昔日的印迹;施耐庵像,映刻着不舍的容颜;昏黄灯光,见证着奋斗的身影。回忆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来来,我们憧憬。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长歌豪迈待我们挥斥方遒。我们的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

“植树培兰不仰千种绿,栽桃育李尤钦万顷材”的教育在今天依旧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峥嵘的岁月无法掩去那份辉煌,狂风暴雨后是您依旧飒爽的英姿。您肩负千百学子的使命和重担,凭借不屈的意志和无畏的正气,用知识熏陶学习,用思想铸就人才。千百人凝聚在一起,努力奋斗,让青春的花海朝气蓬勃,让思想的原野不再荒芜。“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谆谆教导我们始终铭记在心;“崇德、敬业、厚积、求精”的师资力量永远如不灭的灯塔;“立志、进取、博学、见长”的严格要求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安中的未来定会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织不尽春蚕青丝到白首,育不完十年寒窗入人流。

我要用世界上最华丽的词藻来装饰您,用世界上最动人的旋律来谱写您,用世界上最英勇的姿态来歌颂您。校庆是一座里程碑,您将会更壮大、雄伟!

 (指导老师:刘慧云)

 

读水浒 传文化 庆华诞

高一(1)班  徐小宝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我明白:我们要像梁山泊上那108位好汉那样,做一个忠义双全的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用像热爱学习这样的具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在那个时代108位好汉是如何因官逼民反,一起聚集在梁山泊的故事。梁山泊上的杏黄旗上就写着“替天行道”。所幸我们出生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社会治理更是安定,所以也并不需要我们去“替天行道”。但我们身上背负的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如我校的校训“读书、明理、成才、报国”。所以我们要用青春中最宝贵的几年在学校这张白纸上谱写出人生的新篇章,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不负使命。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并肩作战。在兄弟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他们总是能义无反顾地帮忙,即使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也在所不惜。例如宋江被打入死牢,李逵手持双斧杀了数十人,把宋江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自己却身受重伤。还有一次宋江被清风寨正寨主刘高逮住了,那时身为副寨主的花荣不顾生命和官职救了宋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对我很受用。人这一生只有短短的一世,所以我们要用有限的年华去创造无限的“财富”。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虽然身缠百病,但他仍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一本书。所以我们可以说保尔的一生是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我们每个人应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并且时刻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为父母争光,更为祖国争光,做有用的栋梁之材。

 (指导老师:杨爱丰)

 

品读水浒

高二(2)班  王雨欣

 

我们的家乡兴化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里下河地区,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水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境内拥有众多以水浒本土文化为特征的且保存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我们学生拥有原生态的研学场景与素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资源。因此我们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依托资源,因地制宜,以兴化地区的“水浒文化”为载体,着力进行特色研学的体验活动。

翻开兴化老乡施耐庵先生笔下的水浒人物,我们再度仰望《水浒传》这片爱与恨、感恩与仇视、和平与厮杀相互交织的天空。此时此刻,凝视水浒人物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是充满了古老文化气息、在不安与痛苦中挣扎的历史世界。《水浒传》中宋江、卢俊义、吴用等水浒人物,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了。有的是至今都深受人们赞扬的英雄,有的是几代人都无法原谅的小人。

水浒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社会画卷,我们需要细细地品读。《水浒传》所描绘的世界或许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其中的好多人物却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快乐、辛酸与苦楚,也明白生活有多么的不易,无论过去亦或是现在都需要我们去珍惜。我们会永远纪念那个时代的水浒人物,以此来反思当今时代,丰富这个伟大的世界。水浒本土文化,主要是指具有兴化水浒本土文化特色的地方性意义系统,具有地域性、丰富性等特征,包括水浒人物、水浒方言、水浒戏曲、水浒影视、水浒绘画等知识。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兴化乃至整个江苏地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浒文化景观和文化意境。同时,兴化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里,这里的水浒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施耐庵纪念馆、施耐庵文学奖、施耐庵陵园……造就了水浒文化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意境。

目前,我校的省级水浒本土文化课程基地,向广大学生提供规范的研学方法,提供与研学项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学生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研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我们相信,以兴化地区“水浒文化”为底色的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应用必将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另一重要生长点,彰显学校的水浒特色文化。

(指导老师:高友常)

 

《陶罐与水果》

高三(1)班 戴谢慧

指导老师:夏结

 

《同桌》

高三(1)班 葛志晴

指导老师:夏结

 

《黑旋风李逵》

高二(1)班 陈磊

指导老师:杨建俊

 

《母夜叉孙二娘》

高二(1)班 王心怡

指导老师:杨建俊

 

《红桥》

高二(1)班 徐燕

指导老师:杨建俊

 

《月暮》

高二(1)班 鲍宗雅

指导老师:杨建俊

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