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乡村教育”是看得见的青山绿水,留得住的乡愁

2022-09-23 09:01:20

“乡村教育”是看得见的青山绿水,留得住的乡愁

——《小先生》的教育启示

□戴 荣

 

1985年,十八岁的庞余亮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回到江苏兴化沙沟做了15年的乡村教师。在写备课笔记时,他把反面留着,不仅记下了“教后反思”,还记下了许多乡村教育的小故事。在离开学校和有了丰厚的文学储备后,庞余亮又用五年时间把这些故事慢慢整理出来,这便成了广大读者面前的《小先生》。

《小先生》是一本散文集,散发着浓浓的青草的味道和泥土的芳香。从中可以读到上世纪末泰州教育特别是兴化教育的特殊味道,这种味道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张月芳老师认为,《小先生》是一部苏霍姆林斯基式的乡村学校的清明上河图;而我认为,《小先生》就是一幅带着淡淡忧伤的水乡教育图,是文学版的当代泰州乡村教育史,是泰州教育的《夏山学校》和《窗边的小豆豆》。《小先生》不仅值得我们学生阅读,更值得广大教师、家长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阅读。读《小先生》,不仅可以得到文学的滋养,还可以获得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启示。

第一,我们的农村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人评价如今的农村教育,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后“逃离农村”的教育。或者说,农村教育已经成为很难留得住人的教育。9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指出的“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等问题不是已经解决,而是显得更加普遍和天经地义。就是在劳动教育已经上升为党的教育方针的时候,多少农村学校开展过出力流汗的农业生产劳动和切切实实的劳动教育?多少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不是处于娱乐化、浅表化、形式化的阶段?

庞余亮笔下的农村学校是什么样子呢?这里有眨着眼睛的豌豆花;有跟阿三同学一起来上学的黑狗;有被称作留级生的猪羊狗、旁听生的鸡鸭鹅、借读生的喜鹊和癞蛤蟆,寄宿生的麻雀老鼠野兔黄鼠狼。这里的师生一起吃槐米粥、打核桃,没有三四两节课的老师轮流到食堂负责烧饭;进入冬天前,师生一起劳动,刷石灰水,让校园里的树木都穿上了白球鞋;下雪了,大家一起玩雪,树上的雪掉到学生、老师和老校长的颈项里;村民听到上午第三节的铃声就开始生火做饭,整个村子冒起袅袅的炊烟。这里的体育设施十分简单,大家一起跳绳、踢毽子、打篮球,从菜花丛中捡篮球的学生瞬间成为了“金兔子”。

我国的城镇化、城市化还会深入推进,但大家一定要知道,“乡村教育”是看得见的青山绿水,留得住的乡愁。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也许20年后,我国“逆城市化”现象就会出现,会有很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渴望宁静的生活,喜欢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有一个温馨的家。目前的“空心村”“空心镇”和“城镇学校挤,农村学校空”的现象绝不是一种好现象。现代教育的特征绝不是大规模、流水线和远离乡村,顾明远先生曾经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可能就是地处农村的小学校教育。千万不要以为《小先生》所描绘的乡村教师是一种落后的教育、土气的教育,这实际上是本土的教育、本真的教育,是葆有未来教育基因和核心要素的好教育。“逆城市化”之后的教育,应该就是这种教育的“升级版”。我们不能等到“唱衰”农村、“唱衰”农村教育后再来矫枉过正,那样就迟了、晚了,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二,我们究竟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周国平先生认为,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

现在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把孩子关在楼房里,周围充斥着的是钢筋水泥、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人工草坪、塑胶跑道等等。他们远离自然,远离田野,远离乡村,远离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

而庞余亮笔下的学生不是这样的。他们玩弹弓、踢毽子,天冷了一起“挤暖和”;他们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河蚌,在水杉树上刻老师的名字,到卫生院偷手术刀学当达尔文;绰号叫“叫驴”的男学生放鸭子的吆喝声能从此岸的甲村抵达彼岸乙村,绰号叫“蚂蚱”的女生可以像蚂蚱一样跃过一丈宽的灌溉渠,绰号叫“黑鱼”的学生扎猛子潜过一条大河不换气。这些大地之子,不一定是“学习的料”,但他们质朴纯真,心态阳光,是父母干农活的好帮手。这些学生中也会有“大学的料子”和创新人才,只是他们边玩边学,没有过早地失去童年,他们的后劲很足,他们的儿童时代充满着童真、童趣。

在这里,充满灵性的“哑巴”学生、布鞋“长眼睛”的学生、缺乏亲情的“咬笔头”的学生和被父亲打聋了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一个残疾学生的最大梦想就是骑自行车,老师就和同学们把一根扁担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帮这个学生学骑自行车。

我们现在的教育,包括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就应该秉持教育的田园特色和自然情怀,让学校到处莺歌燕舞,让教育充满鸟语花香,让学生心间涌动起潺潺流水,努力培养出亲近大自然、生命力旺盛、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学生,而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第三,当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应该成为人民的精神圣地。教师有文化气质,学校有文化精神,教育有文化风骨,我们的民族才会有伟大的未来。

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太学是国家级教育,庠序则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而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我们时常说,教育是强国兴邦之本,除了指教育有培育人才之功,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要义——乡村学校也承担这样的潜在责任: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书先生依然受人尊敬,排解纠纷一言九鼎,婚丧嫁娶指点仪轨,代写家书咫尺天涯。应当说,活蹦乱跳的读书郎、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本身就是农村的一道迷人风景。

在庞余亮的笔下,学校与乡村,学校老师与村民、学生家长有着很好的相处关系。校长在村民心中有很好的口碑,方圆几里有大事必请校长吃饭坐正席,尤其是处理纠纷与分家,都由校长裁定。翟先生毛笔字、空心字很好,村民们就请他写春联,农具上,小孩的衣帽上、村子里的砖墙上,到处是“翟字”。朴实的乡亲们时不时地给老师送土特产,像红皮鸡蛋,散发着稻汁香的糯米,才出水不久的鱼虾,都送给先生尝尝鲜。学校里举行歌咏比赛,村民们都来观看,学生们也把歌声带到了村里,许多农民也跟着吟唱。

我们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应该成为乡村的一堆火,这里的老师,就是乡村的一盏盏灯,这里的读书郎就是乡村的一颗颗星,这样的中小学存在着,乡村希望的灯就亮着,农村文化也就有了力量和光辉。

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