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市实验小学优秀学生作品展

2023-07-27 09:36:39

邂逅春天,一起“趣”春游

海池校区  二(1)班  陈雷皓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桃红柳绿的季节,一个适合春游的季节。

终于盼到了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老师踏上了我们的春游之旅,向着我们的目的地——森林公园出发。

我们戴着遮阳帽,背着“百宝箱”,在欢声笑语中一路前行。走着走着,不知在谁的带动下,我们唱起了欢快的歌,背诵起了《神州谣》,嘹亮的童声冲破天际。

走近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树木:高大的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矮小的黄杨挺拔有型,齐齐整整。它们如同一个个卫士,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树林的包围圈内是一片大大的草坪,小草碧绿碧绿的,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绿绒绒的地毯。这地毯上还不时冒出几朵小花,随风摆动,像极了我们此时欢快的心情。

老师的一声“解散”令下,我们甩开背包,朝着草地奔去。男孩子兴奋极了,好似猴子下山,有的翻起了跟头,有的比划起了拳脚,更多的是漫无目的地狂奔。女孩子就安静多了,有的聊起了天,有的分享起了下午茶,还有的捡起各式各样的落叶做起了手工。最值得开心的是我还收获了树叶标本一枚!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森林公园之旅,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真希望下次春游快点到来!

(指导老师:陆  艳)

 

大姨婆

昭阳校区  五(3)班  王一可

 

我并不喜欢家门口那家又小又旧的澡堂,偶尔去上个一回也只是为了探望一下大姨婆。

大姨婆并不真是我的亲戚,她只是在小旧澡堂里帮忙收“筹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叫她,只是觉得有一种别样的亲切。

自打我有记忆起,大姨婆就很老了,如今头发已然全是花白。她到底多少岁,我不清楚,估摸着七十多了吧。

大姨婆曾在车站工作,退休后耐不住寂寞来这澡堂帮忙。她至今仍孑然一身,因此总是对我们小孩子关爱有加。她记性不好,总是几次三番地盯着别人要竹筹,却记清了每个孩子的姓名、成绩、喜好等诸多方面。还记得上次,一看见我她就咧开了嘴,本就狭长的眼睛更是被挤成了月牙儿。“一一都长这么大了!”她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发,像是在感叹些什么,“马上要有妈妈高咯……”这话,我已听许多人讲过若干遍,可在她口中却显得那般真实,那般发自肺腑,使人心底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

浴室里水汽蒸腾、水声滴答,但能听见门外大姨婆不停地夸赞:“那孩子可好了,特别自律,从来不让家长操心的……”听着大姨婆声情并茂地讲述,我都能想象到她眉飞色舞的表情。我都不知道她究竟给我加了多少“滤镜”。

她一定也希望能拥有一个可爱的孙辈吧!

大姨婆毕竟还曾是个车站的什么文职,不似澡堂里的其他工作人员那么“文盲”,自然不会太喜欢玩手机,而是痴迷阅读。她爱读闲书,很多书名都是我闻所未闻的。

那次停电,全浴室只在更衣室内点燃了一根蜡烛,几乎没有客人。大姨婆便搬了把小木凳,凑到蜡烛前,借着那点微弱的烛光吃力地读起书来。暖黄的火光照得室内干燥又温暖,她就紧在摇曳的烛光旁,却仿佛丝毫察觉不到热,仍如此专注。我站在放蜡烛的桌前,早就口干舌燥;再去望她,还是一手捧书,一手扶拨着架在鼻尖上的老花镜。一直到我洗完澡,她还在品析那本厚厚的小说,即使在那么潮湿和昏暗的环境下。

她于我而言,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指导老师:吴小健)

 

我的生活趣事多

昭阳校区  三(3)班  王睿杨

 

从小我就是个乐天派,生活里趣事多多。最近,我觉得最有趣的事就是在乡下放烟花了。

这天,刚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拽着姐姐和表哥从储藏室里搬出了一大盒烟花。表哥提议:“我们来场烟花比赛吧!”“好啊,谁怕谁!”我不假思索地应战。姐姐也被我拉入这场比拼之中。

不知为什么,姐姐只挑了一个仙女棒。只见她轻松地点燃了引线,仙女棒瞬间在黑色的夜幕里闪闪发光。星星点点的火光映着姐姐的笑脸,这时的她像一个带上了魔法的仙女,真美!我忽然明白了,没有冲天的火花,就这样静静地绽放着,这便是仙女棒的魔力吧。

表哥可不甘示弱,他选了一个大风车。引线点燃后,只见螺旋桨飞快地旋转了起来,金色的火花随即向四面喷射开去。这时,表哥抡起了胳膊,烟花在黑暗中形成了一个大光圈,煞是好看。我被这眼前火树银花的绚丽惊呆了。

轮到我了。我挑了一个看着吓人,其实操作简单的“虎虎生威”。我先把烟花摆在空地上,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线,然后迅速撤离现场。在噼噼啪啪几声响后,烟花放射出五道扇形的光束,很有气势,真是名副其实啊!正当大家意犹未尽的时候,只听见噼里啪啦一阵响声,烟花像炸开一样,迸出了五颜六色的火光,碎成了满天的星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太美了!大家忍不住欢呼起来。

这场有趣的烟花比赛最后是我胜出了,我高兴极了。烟花绽放的美丽虽然转瞬即逝,却连同获胜的快乐一起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指导老师:李艳芳)

 

我的春节记忆

文林校区  六(4)班  吴珺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还有哪个比春节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呢?

大年初一是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隆重登场的,这就是生活在乡村的好处啊!“砰——啪”的是冲天炮,“噼里啪啦”的是小鞭, “哧溜——哧溜——”的是组合礼花,还没等妈妈的呼唤,睡梦中的我猛地睁开眼睛,兴奋一下冲掉了早起的迷糊。妈妈拿来新衣服时,趁我还没开口说话往我嘴里塞了一口糕,“步步高升,步步高升!”妈妈边塞边念叨着,我赶紧嚼着嘴里的大糕,红枣味的,淡淡的甜,软软的糯,“妈妈,我都要噎——”话没说完,妈妈一把捂住我的嘴,大声说着:“说吉利话!”我满嘴糕屑,嘟嘟囔囔着:“祝……妈妈心想……呜……事成!”便穿着秋裤在妈妈一声接一声的呼喊中跑去跟爷爷奶奶拜年了。

早饭后,我穿着新衣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舅舅舅妈、姨妈姨父,还有舅爷爷、姨嗲嗲,早已围满了外婆的小院,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润润、笑盈盈的。大家喝着热腾腾的早茶,吃着美味的肉圆煮粉丝,嚼着外婆亲自涨的大饼和白乎乎的大肉包,说着一年的工作和生意,谈着我们的成长和收获。幸福的味道在蒸腾的热气里氤氲着,笼罩着所有的人。

最兴奋的永远是我们小孩子,摸着口袋里鼓鼓的大红包,虽然最后总是要上交的,但仍挡不住此刻“大富翁”般的得意与激动。我们大大小小、高高矮矮一群娃,开始了走街串巷、鸡飞狗跳的时光。相比前几年疫情,路上死水一般的沉寂,今年的春节尤显热闹。小街上,一伙一群的孩子,穿着各式各样的新衣,口袋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零花钱的,小商贩们看到“小财神爷”,更是叫喊得格外卖力。笑声、叫声、喧闹声、吆喝声混成一片。我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闹就怎么闹,点燃擦炮,吓得母鸡咯咯乱窜;呐喊追逐,赶得黄狗翻墙越沟。我们知道,这一天家长们肯定是特别宽容的。

新年的第一天是在绚烂中谢幕的。一大家人济济一堂,丰盛的菜品铺满桌子,大人的酒杯斟了又斟,祝福的话语说个不停,孩子们胡吃海塞一番,就赶紧离了桌子到院子里放起了烟花。乡村的夜晚,星星点缀在辽阔的黑色绒布上,宝石一般。地上旋转的陀螺烟花,如孔雀开屏一般的扇形烟花,火树银花一样的喷射式烟花,形态各异,五光十色。胆子大的男孩们手里拿着烟花,就点了起来,“嗖”的一声,一个火球蹿上夜空,在空中“嘭”的一声炸裂,绽放出金色的火花,我们兴奋得直鼓掌。轮到我们时,颤颤巍巍,还没等引线点着,就吓得大叫一声,将烟花扔得老远,又引来一阵哄笑。

宁静安详的夜晚,千家万户的窗户透出明黄的灯光,偶尔,不知从哪里远远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指导老师:沙小莉)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读《小兵张嘎》有感

昭阳校区  五(9)班  徐睿杰

 

今年的疫情使得我的寒假漫长无比,妈妈美其名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购买了一批“精神食粮”。

观古望今,古有书生囊萤夜读,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今有少年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这一系列的书籍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兵张嘎》。从小到大,“商周春秋战国行,秦汉三国两晋铭,隋唐五代十国梦,辽宋元明清史清。”这些历史故事都让我能信手拈来,娓娓道述。唯有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都是通过电影,电视了解到一些枝末细节。为了弥补遗憾,我选择了详读。

《小兵张嘎》的封面是我最喜欢的水墨画,一位头戴荷叶,赤脚踩在芦苇塘中的小男孩,手握一把小手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时刻警惕着注视前方。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嘎子成长的故事。

嘎子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被杀害,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抓走,为了报仇,张嘎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机智、勇敢;他多次参加战斗,还缴获了一把手枪,最后,他不但救出了老钟叔,也为奶奶报了仇,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机智、勇敢的八路军战士。

书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都让我加深了对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了解。许多人物的品质,如在描写老钟叔时,就写出了他虽三十几岁,但是还是个小顽童,和嘎子经常玩闹在一起;奶奶虽腿脚不便但依然忠心向党,协助八路军,当老钟叔被捕后,奶奶被鬼子杀害后,懵懂迷茫的嘎子手握着老钟叔送给他的模具手枪,想着没有老钟叔可怎么给奶奶报仇啊,这一念刚响起,老钟叔的声音却轰然而至:“你要当得起勇敢、坚决的小英雄啊!”嘎子咬紧牙关,狠擦眼泪,挺起胸脯,默默宣誓:“奶奶,你好好合上眼,我会给你报仇的!”自此之后,嘎子就想到参军,拿到真正的枪去战场,由此也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读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奶奶的临终之言也和陆游一般,虽然一个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奶奶,一位是学富五车的著名诗人,但在国家大义面前都是一样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是因为奶奶教育嘎子要忠心向党,所以嘎子才会投奔八路军,正因为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牺牲后才激发了嘎子的从军成长。

从《小兵张嗄》这本书中,我再次感受到了百年前动荡不安、生死存亡的中国;感受到了无数的先烈们枪林弹雨,炮声隆隆,鲜血和刀光交并的壮烈;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下一代的和平,有壮烈的牺牲,有残酷的拼搏,就像我的家乡英雄---神枪手张桃芳爷爷,奔赴朝鲜战场,在大雪纷飞,缺衣少食的年代,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们完成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祖国,人民的安康竖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门户 ”。14年的抗日战争,8年的解放战争,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没有泯灭他们的信念,在无数位像嘎子一样成长起来的小兵们的坚持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胜利。

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百年前的风雨如晦,到如今的海晏河清,无数的英雄丰碑上镌刻着灿若星河的信念之光,如果这个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是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变的红色之光!

2023年,作为红领巾的一角,我将以中国红为信念,以知识为力量,立科技长矛,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

(指导老师:校美琴)

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