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抬 网

2023-08-11 08:56:45

话渔·画渔(117)

抬 网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对于某些渔事而言,并不完全属于渔民赖以谋生的手段,或许只是农人田间劳作时的消遣,抑或乡村少年假日里的游戏。比如一种叫抬网的渔具渔法,庄户人家常常乐此不疲,乡村少年也会借此娱乐,而渔民却是不屑一顾。渔具的制作也如此,渔民讲究精致、耐久,而农人只图简单、方便。这里没有谁对谁错、谁尊谁卑的问题,职业使然,习性使然。

通常是在田间劳作之际,身旁的小河里时不时地响起一阵又一阵水花声,是鱼儿追逐嬉戏,还是谈情说爱,谁能说得清呢,反正它们得意忘形了。此时的农人也没空理会,只知道河里有鱼就行了,其实心里早有盘算。

再次来到田间,这个农人会找个伙伴,肩上也多了个渔具,一张抬网。所谓抬网,就是将一块尼龙网片略略收缩了,四边分别固定在竹竿上,使之成袋状的抄网,网口长方形,长两米多,宽一米五左右。这般制作,有点敷衍的味道,农人才不管呢,实用就行。但有一点还是要注意的,那就是网衣要宽松得当,既不能太“臃”,也不能太“紧”,太“臃”了不便作业,太“紧”了容易逃鱼。同样,网眼也要大小适宜,太“稀”了漏鱼,太“密”了阻水。用不着谁教,一代代就这么传下来的。

这是夏日的午后,两个男人搭着网具下河了。这条河并不宽,也就二十几米,也不深,一米多吧。他们蹚到河心才下网,一人抓住一侧的竹竿,将网插到水里,下边框着底,上边框高出水面,斜斜地向对岸推进。还没走多远,就有鱼进网了,溅起好大一片水花,赶快把网“抬”起,出水一看,一条五六斤的鲤鱼。收获了鲤鱼,再向前走上一段距离,将网反向推进,这一回到了岸边才收网,粗看网里一堆水草,扒开才见几条鲫鱼,还有一些别的杂鱼。

抬网最热闹的场景该是“大兵团作战”了,无数个组合无数张抬网齐聚河中,各显其能,一比高下,河面上一片欢腾。

突然响起惊呼声,一条大鱼刚从这边溜走,那边以为来了机会,结果又窜到更远处了。终有一组会将鱼“抬”到网里的,只是那鱼才三四斤,是条翘嘴红鲌,不过挺刁滑,难怪叫它“浪里白条”。鲌鱼还好说,假如溜走的是黑鱼,再多的抬网也无济于事,因为黑鱼会“埋”到淤泥里,任你折腾,它就是不出来。

抬网多了,看热闹的也多,正在田里薅草的妇女都聚到河边了。

有了观众,男人们一个个“人来疯”了,夸张而卖力地操弄着抬网。不用说,哪一组的渔获更大,自然喝彩声也就更多。有时孩子们也加入进来,只是他们的抬网小多了,甚至都不能叫抬网,有的就是绰网、趟网,动作也太过笨拙,都不敢到河心去,只在浅水处闹腾,鱼没“抬”到,倒弄得满身泥水。没关系,要不了几年,等他们长大了,自会成为这场演出的主角。

抬网的过程中,常会闹出笑话。好像就是这个农人吧,只顾着赶鱼下网,没留神,脚下一滑,要不就是一脚踩进深塘了,整个人没入水中,等狼狈地爬起来,听到的是满河满岸的哄笑。这就尴尬了,那也只好讪笑着抹抹脸。

好在此时一声尖叫,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只见一条大鱼跃出水面,所有的抬网都聚拢过去,新的看点又来了。

这样的渔事渐渐演变为乡村的节日,渔获多少已没人在乎,这是农人与渔民的又一点不同吧?

可惜现在我们已看不到抬网,起初该是渔具改进了,农人觉得这种渔法太笨,改用丝网、拖网,省了许多麻烦;后来则是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十网差不多九网空,舍不得浪费时间了;再后来,河里的鱼慢慢多了,似乎可以来一次抬网的,可长年累积的淤泥,还有乱七八糟的垃圾,又没法让你下脚前行了。

值得高兴的,政府治理水环境的力度越来越大,河面越来越干净。只是河底的状况,我们是看不见的。如果设立这样一个标准,检验水环境是否改善,就看这条河能不能让农人尽情地抬网捕鱼。您看可以吗?

 

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