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戴南镇(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千万工程”观摩培训侧记
今年6月26日,《 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二十年启示录》。文章中这样写道——
“2003—2023。20年时光荏苒。是什么力量引领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
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11月14日至16日,戴南镇89名镇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镇党委副书记刘林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浙江“千万工程”观摩培训的征程,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这是该镇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听浙江村书记讲“绿色故事”
在余村,学员们看到,整个村落处于碧波荡漾的大竹海之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乡村。2021年,余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老支书鲍新民向戴南的学员们介绍,一度时期,余村利用当地资源开矿山、办水泥厂,逐步成了安吉小有名气的富裕村。但那时“天看不到蓝,山看不到青,水看不到绿”。他们深知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是行不通的,于是,他们顶住压力关矿山、停办水泥厂,转而发展生态旅游业。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余村的做法后评价“高明之举”,并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年3月,时隔15年重访余村,一路上目睹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向绿而行的路上,余村从未止步。靠着美丽环境,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竹林碳汇也让村里实现“靠着空气能卖钱”。“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我们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
戴南学员们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前合影留念
在火星村,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倪卫星介绍,他们围绕“一心引领、一轴驱动、四区示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未来乡村实践地、共同富裕样板村;以党建统领组建牵头队伍同谋划、农旅融合谋划合理规划同实施、项目招引抓实产业同富裕的模式;突出提升队伍力量、深化乡村善治、壮大集体经济、加快产村融合。永丰村党总支书记翟复华就集体产权交易问题、罗磨村党总支书记华进东就集体资金管理问题,与倪卫星进行了互动交流。刘林与倪卫星交谈时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要在产业振兴上聚能发力,在基层治理上提质增效,在民生福祉上真抓实干。镇纪委书记梅家森说,火星村党委“一班人”敢于担当、严于律己,值得学习。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都要善于干大事,敢于解难事,确保不出事。
在火星村考察
梅林村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省文明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党建工作省级示范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萧山区级标兵村、文明村、经济强村和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兴化高新区党委委员、市张郭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京东说,梅林村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环境优美、百姓幸福,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人为中心,凝聚各方的力量。
书记讲给书记听
在梅林村参观结束后,戴南镇的学员们聆听了浙江省委党校萧山分校老师关于“千万工程”讲座,并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
东陈村党总支书记刘伟说,生态文明在浙江已经开花结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将学习浙江的经验,建设生态停车场、优化水环境、加强绿化的管护。
徐唐村党总支书记高翔说,这次学习交流,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紧迫感、责任感。我们要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全员参与;强化规划引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产业支撑,立足可持续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唐刘村党总支书记蒋婷婷说,通过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感悟了浙江“绿色建村、生态富村”的成功经验。我们回去后将继续总结学习他们在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把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百姓期盼的人居环境唐刘新实践,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茅山村党总支书记曹学俊说,通过实地观摩,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明晰了路径。我们将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部署,协同做好会船水上赛道的提升工作,同时探索“会船经济”新模式。引导群众进一步做大做优“茅山馄饨”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展“茅山号子”的影响力。
镇党委组织委员王玉琴说,书记说给书记听,听了浙江的村书记说了,也听了戴南的村书记说了,千言万语并一句,就是要抓落实。“谁英雄,谁好汉,一线实干比比看!”
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荻浦村参观
荻浦村是历史悠久的村庄,在南宋时期就已经有稳定的人口居住。村庄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其中三处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最为出名的是申屠氏宗祠,被誉为孝义文化村的代表。戴南镇裴马村是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党总支书记刘勇华说,荻浦村与我们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将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在青山村,戴南的学员们看到,翠竹青青,泉水潺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创意独特的咖啡厅,依山傍水的“竹舞台”,绿草茵茵的足球场……“竹文化”“水文化”“山文化”,在这里交相融合。刘纪村党总支书记章正托说,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利用好本地资源,又要注入文化元素,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环溪村,展现在学员们面前的是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桃红柳绿的美景。解说员介绍,这里一度是一幅脏乱差的模样:“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村里先后开展了“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河道整治”“生态人居提升”等惠民工程,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办好了这些“关键小事”,村庄环境更加优美。如今这里是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先进村、杭州市“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副镇长王恒梁说,水是一个地方的灵气,为政之要在于治水。我们要把打造水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加快生态样板河的建设进程。
在环溪村参观
学员们还赴嘉兴南湖瞻仰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红船,并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在充满生机活力的神州大地上,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全国文明镇的戴南已经跻身其中。“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做表率。”这是兴化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全镇人民的期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浙江经验,描绘戴南蓝图。一个生态、美丽、富庶、幸福的新戴南必将屹立在水乡兴化的东方!
(凯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