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优秀学生作品展

2024-02-23 10:53:46

身边的温暖

七(6)班  潘昕言

 

薄雾笼罩,晨光熹微,窗外凛冽的寒风仍在呼呼地刮着,屋内不时传出一阵来势汹汹的咳嗽声。

“啪!”是碗底与桌面碰撞后发出的清脆声音,妈妈端来了药,“无视”我那抗拒的表情,稳稳地摆在了我的面前,随即又递来一杯温水。

“快,趁热喝,冷了就没有疗效了。”这声音中分明带着疲惫和沙哑,不经意间一瞥,我看到她的手上贴了一枚创口贴。

这段时间,不知是因为病毒还是着了凉,我的嗓子时好时坏,还咳个不停,只能请了早读课、晚自习的假,在家休息。自然,妈妈就成了那个最忙碌的人,从早上看到的第一眼起,她就如陀螺般没有停歇。

缕缕白气从淡褐色的药液中升腾,继而又消散。我端起碗闻了闻,浓浓的苦药味钻入鼻间,不由皱起了眉头,缓缓送入嘴边勉强抿了一小口,一股苦涩迅速在嘴里蔓延,仿佛一把把小针刺扎着咽喉……我的心中不由地萌发了一个念头,趁大人不注意,我捧着药碗走到了水池边,“咕噜咕噜……”看着淡褐色的漩涡缓缓缩小,直至消失,再迅速地打开窗户和水龙头,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厨房里厨具轻微的碰撞声再次唤醒了我的清梦,我眯着双眼,原来天已大亮。

果然,又一碗中药和一杯温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热气顺着灯光徐徐上升,上升,再渐渐消散。我看见厨房里的白瓷砂锅还冒着热气,浓浓的药材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我不由得吃了一惊,难道这几天都是她在为我熬药?

“不然,你哪来的药喝?”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

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是药店里现成的中药,因为妈妈并不擅长操持家务,哪里想得到这一碗碗药汁都是妈妈起早小火熬制出来的。犹记得,那天妈妈的手被白瓷砂锅烫出一个大大的水泡,印象中的那枚创口贴也变得格外刺眼……冬天,她的手极易长冻疮,尽管早早就涂上了防冻药膏,可那双手仍然不可避免地纵横着一道道伤口。

此刻,放置在我床头的那碗药与一杯升腾着白雾的水,似乎要迷失了我的双眼。我凝了凝神,一下子端起药碗一饮而尽,丝丝苦味顺着舌尖流淌至心间,暖意盈怀,久久不散。

再润一口水,水的清甜与药的苦涩交汇、融合,亦苦亦甜,不惧冬寒。

(指导老师:魏晓芳)

 

如此美好

七(19)班  朱雅琪

 

死木春生,一方青石,一朵丁香,一次帮助,森罗美好。破命运的谜语,看尽世间琉璃。

那段时间,遇事总是不愉快,我也郁郁寡欢,却被他改变。

还是小学的时候,将要上美术课了,我却忘了带上课要用的石头与鲜花,一时间不知所措。急切中却有些侥幸,想着楼下小花园里能捡到许多,正准备下楼去,可就在这时,陈从后门冲进教室,穿过人群飞奔向座位,一下子坐下来,气喘吁吁,汗珠滚滚,热气袭人。他坐在我前面,大口地喝水,可见是刚跑完长路的,应该很累。

我也没顾得上他当时有多累,就轻轻拍拍他,示意我有话要说。他立刻转过身,嘴里鼓满了水,睁大了眼睛,示意问我有什么事。我犹豫地说:“我似乎忘带石头和花了……”没等我请他帮忙,他就马上会意,咽下口中的水,比了个“没问题”的手势,抽出剪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了楼,跑向花园。

不过多久,又只见他如一阵风,轻快地溜进教室,把一块小小的鹅卵石和一朵丁香花递给我,累瘫在座位上,伴随着喘气声此起彼伏。我看着那块石头,青灰色的,很是漂亮,摸起来还被他的手心捂得温热,那朵丁香花也小小的,淡紫色,微微张开,很是小巧。

我当时竟忘了说“谢谢”,只是莫名其妙地问他:“热情地帮助一个人值得吗?”

他似乎没听我说了什么,随意地回答:“不用谢,我一向乐于助人。”

放学后,我手捧那朵丁香花,又把它放在小花园的地上,带着所有的不愉快,一起遗弃,从此向阳而生,寻找光明,如他的帮助一样及时洒下。

繁花朵朵,偏爱人间烟火——如此美好。

(指导老师:顾桂凤)

 

外婆的喜与悲

九(11)班  徐铭浩

 

外婆六十大寿,在老家摆宴席。

外婆生日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兴奋得睡不着觉。

清晨,我们带上给外婆准备的大蛋糕和礼物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驱车几小时后,我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外婆,可外婆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曾经很洋气的外婆现已两鬓银发,我心里不禁一酸,原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好好看过外婆了。外婆一见我就笑容满面,嘘寒问暖,外婆的声音仍旧和手机里一样亲切,可样貌却变了很多。

宴席快开始了,我坐在院子里的桌席上,人声嘈杂。两声爆竹声后,我们开始动筷。刚吃了几口,我就没了胃口,便想去找我的表弟表妹们玩,但看见他们一个个捧着手机在那里乐呵呵的,就决定还是不去打扰他们了。随后想到礼物还没送给外婆,便出去打开后备箱,取出一束鲜花送给坐在堂屋桌席的外婆。

我本想和外婆多聊几句的,可堂屋里很嘈杂:说笑的,来来往往敬酒的,忙着拍抖音的,还有忙着打游戏的……外婆忙着应酬,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好好说话。屋子里被挤得水泄不通,我就像一只笼中的鸟儿,感觉很闷,好不容易才挤了出去。

饭终于吃得差不多了,整个家也安静下来,只有少量的议论声,每个人都低头玩着手机,外婆一个人坐在那显得很疲惫,也很落寞。后来外婆宣布切蛋糕,这才有几个人凑过去唱生日歌,可大部分人还是不为所动,当着“低头族”。

外婆的头发在头顶灯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花白;脸上的皱纹也变得更加明显。我想外婆其实不是为了庆祝生日而开宴席,而是为了与自己的亲人们团聚团聚,可很多人除了开始的寒暄外,似乎都忘了此行的目的,做起了“低头族”。

外婆从我们来时的兴奋和开心到后来无人问津的失落,让我非常难过。原来手机既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也疏远了人和人的距离;原来真正的开心未必是热闹,而是心与心的交流!

其实,外婆的喜与悲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家的喜与悲呢!

(指导老师:陆玉宏)

 

漂泊即是归途

——瞻仰诗圣平凡一生

八(21)班  朱益彤

 

他摊开画轴一展,仰首青云,俯瞰尘世,良思许久,提笔,晕开他颇为精彩的人生。耗时五十九年零七个月,画终即是命终。

画家叫作杜甫,杜甫的杜,杜甫的甫。

几滴清水落于卷轴之上,晕染开来,标志着作画开始。河南巩县某村,一声男婴的啼哭还未惊扰华夏大地,却让杜家欣喜若狂。杜审言与其子杜闲凝望眼前的男婴,良思片刻,取名为杜甫。而此时,杜家还未意识到,就是眼前这个男婴,将会在15年后悄登历史舞台,为杜家,为李唐,为华夏,为诗词,开辟神话。

画卷左下角用大笔铺墨,浓淡青绿色渐变有致,那是青山。在山坡上以细笔点缀墨色其间,以充树木。画卷初期,笔墨平缓,将人生娓娓道来。

杜甫生于开元盛世,而他的人生之路却与之相反。公元736年,24岁的杜甫进京赶考;3年后自主请柬唐宗;4年后又一次参加科举……毫无例外,均以失败告终。杜甫年轻气盛,当时的他狷介而傲岸,坚定而矢志,认为只要怀满腔热血,终会有迷雾散尽的一天。于是,他愈发图强,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决心,向往以盖世之才华,辅弼天下,救济苍生。

但是,杜甫好像错了。

画家取来赭石与银白,开始画卷的高潮。兼毫湿水,遇颜料和为糊状。在卷纸上挥笔作画。画笔豪放涂鸦,顷刻间,近处的树林已基本成型。取细笔以银白点缀其间,做出树木虬枝。又取土黄色排于树根处,以显泥土之样。过程豪放疏狂,无一闲暇之时,一步接着一步,如在诉说一则跌宕起伏的文章。

杜甫为真理寻觅终身,却落得一场萧瑟落寞。尽管他也曾入官场仕途,但朝廷只给予了他一些微末官位。食之无味,弃之无惜。犹豫数年,自视甚高的他选择了弃官,选择了自由。从此,杜甫的人生海阔天空,但也无所依凭。上天同样不解风情,于杜甫落寞之时,爆发了安史之乱。在这期间,杜甫诗兴大发。“三吏三别”是其创作高峰,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诉说忧愁,以“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哭诉离别,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倾诉感伤……心灰意冷的杜甫立下《立秋后题》,终于辞官。“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四十八岁的杜甫,黯然失色。

洗笔换水,画家小憩片刻,将石清与水以八比二的浓度平调,取大笔侧锋,大排于卷上。又换来清水点缀其间,以显白云,接着将藤黄用细锋勾勒出鸟的形态。最后,半抹残阳露面。

杜甫在大半生的漂泊流浪后,回隐尘市,远离喧嚣,在成都,在那个隐姓埋名数世纪的草堂里,杜子美怆然度过残生。

画家提笔裹墨,将画作的时间定格于唐大历五年冬雪日,最后盖上落款章,生命休尽。

从农家出身,到科举仕途,又到安史之乱,再到草堂余生,最后无声消散。大起大落,悲欢交加,这就是杜子美。他的人生从《登高》开始,到《三十六韵》绝笔,起于诗,终于诗,他用一支笔。描摹世界,吟诵终生。

杜甫一生流浪,却从未放弃逐梦。至少在多年后,在灯火繁华的今天,有些人已人去楼空,有些人仍长存于历史长河之中。其中有朵浪花,叫杜甫。杜甫的杜,杜甫的甫。

(指导老师:朱寿松)

 

七(5)班   夏杰

 

七(7)班   戎妍

 

七(19)班 房瓒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