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黍
□ 朱秀坤
端午将至,网购了五斤大黄米包粽子,应景,解馋。
半个月前,就吃过粽子。红豆粽子、绿豆粽子、豌豆粽子,还有蚕豆瓣粽子。今年物候早,一进五月,地摊上就有了一把把鲜嫩苇叶饱蘸了露珠在售卖,凑上前闻一闻,阵阵清香直扑眉宇,勾人馋瘾呢。水乡盛产芦苇,划一叶轻舟去清幽幽的芦荡里,采下翡翠腰带似的嫩叶即是包粽子用的“粽箬”。包成三角形、斧头形、小脚形或者枕头状、秤砣状的皆有,有的粽子包出来愣不用扎绳,一根竹针将苇叶尖穿进粽子,拽出来即可缚住。只是在我眼里,包苇叶粽子实在繁琐,三四片苇叶,绕来绕去,有的还得衬上一片,补上一片,让人眼花缭乱。学过几回终是不得要领,却打小爱食粽子——凡黏食,我都爱。
其实,我会包粽子,包箬叶粽子,在北方的军营里学会的。军校毕业后分配在大同,属晋北黄土高原,罕见芦苇,却能买到干燥的箬叶——巴掌宽的箬竹叶,那是正宗的粽箬。大同不产糯米,但种有上好的黍子,金灿灿的黍米又叫大黄米,比菜籽粗,比糯米更具黏性,形声字“黏”就是从黍、占声的。黍是五谷中的贵族,上古时就是祭祀先人的上品,最早的《诗经》中便有黍的身影,“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亦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成语“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指的也是大黄米。
黏性很强的黄米是晋北的主要农作物,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磨成面,蒸糕点。因其脂肪含量低,饱腹感很强。在山西流传着一支歌谣,“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意思是吃了黄米糕,走四十里地也不觉饥饿,可见黍子是劳动人民的理想食物。到了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的端午佳节,北方人家便用大黄米来包粽子。也不难,黄米淘好,泡上一晚,烫好箬叶,枯黄的阔大叶片马上醒转一般返青,一股清芬满室生香,选两片,窝成漏斗,装黄米,放两枚红枣。箬叶一盖,再一折,捆上粽绳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山西人一律包甜口的粽子,没见包咸肉粽的。粽绳则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马蔺,即马兰花的修长叶片,开水一焯,散发出特有的芬芳,特别坚韧,任你再大的力气也休想拽断。
我在晋北六年,每年端午军营里也会买了黍米与箬叶,让战友们聚在一起包粽子。三勺黄米两颗枣,箬叶一窝再一折,碧绿生青的马蔺叶用力一扎,就是一只小巧的四角粽子。一群男兵女兵,热热闹闹地你包我扎,你舀米我递绳。大家说说笑笑地聊些家乡的端午习俗还有如酒乡愁,心里总似萦绕着一股抹不去的深情。
端午节一早,军营内外处处弥散着浓郁的粽子香,流淌出千年古节的文化气息,人人分得三只粽子、一只煮鸡蛋。剥开金黄的黍米粽子,黏稠的拉丝老长,粒粒大黄米如碎钻一般晶莹剔透,油光发亮,上面缀两朵绛色大枣,如盛开的红花,当地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蘸上白糖,甜糯温软,口感甚好。
年年端午,年年学包粽子,就学会了。包粽子的时候,其实是深深想念家乡的苇叶粽子的,想念雪白的糯米粽子,咬上一口一个深深的牙印,真美!
后来明白,北方军营里的四角粽子也即晋北人家的黄米粽子,就是古人说的“角黍”,对粽子的古称了,角黍的黍不就是黄米么?
如今,我离开北方的那座军营22年了。每年端午时候,剥开家乡的糯米苇叶粽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晋北的“角黍”即黄米箬叶粽子,想起盛开在黄土高原上的一簇簇蓝紫色的马兰花,其质朴清丽多像扎根在高原上的战友,一起歌笑一起想家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包过黄米粽子的好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