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垛田
□文/顾怀满
垛田的“垛”字,兴化音同“舵”,《辞源》云:土凸出处,曰“垛”。就是在沼泽地和滩涂上开河挖沟,堆土造田成为“垛田”。在水乡兴化,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数也数不清的“垛子”。通过历代先民不间断地垒土加岸,垛子越积越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迷宫似的垛田地貌。
垛田地貌虽然集中在兴化垛田镇,但兴化其他乡镇也有零散分布,周边县市有高邮的甘垛、三垛、官垛等,盐城有西乡的湖垛、梁垛、孔垛、仓家垛等。由此可以推断,垛田地貌的雏形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正如海洋地带的“海岛”形成一样,有其重要的自然因素。
垛田地名丰富多彩,最能体现垛田特色的当数“三十六垛”和“七十二舍”。在过去,一个大的垛子便是一个姓氏的聚集地。如垛田镇的何家垛、翟家垛、仇家垛、王家垛、沙家垛……但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叫“垛”的村庄,谁也说不清。总之,垛田地区以“垛”为名的村庄太多,而兴化人又偏爱“六六大顺”之类的数字,于是就把这些与垛相关的村庄统称为“三十六垛”。可以这么说:“三十六垛”,便是垛田的乳名。
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没有垛田乡镇这个名称的。“三十六垛”以何家垛为中心,在后来的车路河两岸呈南北双翼展开,其中当数何家垛最大,也最有名气。何家垛,原名叫何梅垛,也就是原来的何垛村,现在跟北凡村合并组成新联合村,1957年至1993年这里曾是垛田乡政府所在地。过去垛田人外出时,常有人问道:“你是哪块的?”“垛上的。”“哪个垛的?”“何家垛的。”
人言何家垛有“三十六把茶壶,七十二件大褂子”,是说何家垛捧茶壶、穿长衫的“行老板”很多。当时这里的船行、八鲜行、靛行、草行沿着夹河两岸一字排开,非常繁华;其中船行最多,号称里下河地区的船舶交易中心,当时兴化的造船作坊竹泓港的木匠把木船造好后,都撑到何家垛来出售。
“七十二舍”原来是指规模较小的庄子,有的“舍”人家极少,只有几户人家,且远离其他村庄,如此被称作“单头舍”。当然,也有不少“舍”后来发展成规模相当大的村庄,如南腰、孔戴等。“七十二舍”以“九里港”方圆一带为最多,其中数戴家舍最大,戴家舍原名上三灶,后称湖南庄、戴家庄,清康熙年间易为现名。戴家舍人不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厚的湖荡文化,而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物质文明。清代他们培育出的露果,爽口味微甘,汁流满嘴香,曾一度作为贡品,深受宫廷贵胄的青睐。遗憾的是,当地的这一水果佳品已绝种于战乱年代。戴家舍南临梓辛河,与南荡古文化遗址隔河相望。1990年冬,戴家舍群众开发距庄南25公里的南荡;1991年至1992年秋冬,经南京、扬州博物院考古专家的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地处海湾边的南荡中从事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了。作为兴化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南荡遗址的出现将兴化人文溯源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三十六垛,七十二舍”划并成40多个大队,后来成为44个行政村,定名为垛田。历史上,垛田地区的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变动频繁,垛田1956年设立垛田工作组,1957年开始设垛田乡,1958年改为垛田人民公社……戴家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属垛田人民公社管辖,后因多种原因划归林湖乡。如今垛田镇全境共有49个自然村庄,历史上垛田镇以“垛”为名的村庄居多。“三十六垛”对垛田地区仅作为一个抽象性的历史描述,早在30多年前的一份垛田地图上所标的“三十六垛”,现在就只剩6个。这6个是刘家垛、翟家垛、沙家垛、何家垛、仇家垛、王家垛。在垛田本地人的口述中,还有张皮垛、费张垛、大徐垛、小徐垛、严家垛、麻羊垛等。1992年由垛田文化站姚卿云搜集的地方知识文本中,记录有18个当时带“垛”的地名。许多村庄“垛”名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兴修水利、不断开河筑圩有关。新开的河道与圩堤改变了垛子的结构,形成了一些新的居住地。例如北腰与南腰仅有一河之隔,就因开河的影响,过去的村庄被一分为二。现在兴化仍然有许多地名带有“垛”字,如大垛镇、荻垛镇、新垛镇;带“垛”的村名有临城镇的曹垛村,荻垛镇的荻垛村,戴南镇的帅垛村,西胞乡的肖垛村、高垛村等。
在泰州地区,很多以“垛”为名的村庄早已没有垛田,只剩徒有虚名,如高港的赵家垛、彭家垛,姜堰区的蒋垛、梅垛、孔家垛等。兴化的部分村庄,以“垛”为名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这数以万计的垛田很多也有它自己的名字,并且很少有雷同的。它们有以形状为名的:圆的叫“馒头垛”,长的叫“长岸垛”,一头大一头小的叫“钻头垛”;有以主人为名的:如沙家垛子、张家垛子、王家垛子、李家垛子等;还有以所种蓝草可产蓝靛多少为名的:如六缸水、七缸水、八缸水、九缸水、五十子等。20世纪50年代以前,垛田长期盛产蓝靛草,很多人家都有用于制蓝靛的大缸,一般一分地上种出来的蓝草大约能装满一缸,垛田人便以几缸水作为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六缸水就是6分地,五十子就是5亩地。不过,“垛”也好,“舍”也罢,这里的田地都是垛子,这里的作物基本都是种植蔬菜,这里的人都是“垛上人”。有人说,垛田是兴化人与自然抗争的产物,那星罗棋布的垛田便是兴化人跟水灾抗争的记录与印迹。
“三十六垛上,茄儿和架豇”,这句兴化城乡广为流传的民谚告诉人们,夏秋之际,大量的茄子、豇豆上市,这些蔬菜都来自“三十六垛”。当然,垛田产出的蔬菜远不止“茄儿和架豇”,几有近百个品种,其中尤以芋头、香葱、韭菜和萝卜最为有名。清末以后,在兴化城及周边集镇出现了许多“八鲜行”,是专做地产水果时鲜贸易的,面向苏北、苏中甚至苏南批发经营“三十六垛,七十二舍”生产的瓜果蔬菜。
所谓“八鲜”,通俗地说法是指“菱、藕、芋、柿、虾、蟹、鱼、萝卜”。民间俗称则有“上八鲜”“下八鲜”和“水八鲜”之分。“上八鲜”是指树上结的水果,有桃子、杏子、梨、柿子、枣、枇杷、山楂、荔枝;“下八鲜”也称“土八鲜”,是地里长的蔬菜水果,有甘蔗、西瓜、山芋、百合、萝卜、青葱、生姜、土豆;“水八鲜”也称“水八仙”,有水里产的蔬菜,有茭白、慈姑、荸荠、菱角、芡实、水芹、芋头、荷藕。“八鲜行”泛指经营这一类瓜果蔬菜的行当,但不具体指哪八种。过去在兴化城东郊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民谚:“大徐垛的麻线、小徐垛的葱,翟家垛的叽菜喊得凶。”说的就是过去人称“垛田三宝”的麻线、香葱和叽菜,以及出产“垛田三宝”的大徐垛、小徐垛和翟家垛。
垛田是个奇妙的地方,“三十六垛,七十二舍”村庄很多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有故事的垛子都是祖先留给垛田人的宝贵文化遗产;那些与垛子相依相伴的传说故事,也留下了各个时代垛田的历史人文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