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1974年的那个秋天

2024-10-11 09:02:19

□ 张学诗

 

半个世纪了,1974年的那个秋天,刚刚20岁的我,高中毕业,已在故乡丰乐舍的土地上,劳作了整整两年半,从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锻炼成了一个做得了活儿、吃得了苦的农人,还被公社“破格”任命为生产队副队长。

就在那年8月,还是炎炎三伏天的一个晌午,大队来了几个人,在老祖母那爬满青藤的凉棚里坐着,说找我有要紧的事儿。

原来,他们是来为我做“上大学”的推荐材料的。

那时候上大学,没有高考,都是从具有初中以上的学历,又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经过一定的文化考试,再推荐到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学习。这类学生,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工农兵学员”。

没想到,我所在的邓家大队就“推荐”了我。也许是我吃得苦、耐得劳的表现,也许是我担任的生产队“副队长”,这一算得上特殊的身份……

负责做材料的,是教了十几年学的朱老师,除了完成固定格式的材料,他还请老队长,安排了三五个老农,开了个座谈会,主要是谈谈,我在回乡务农这两年多的“实践”中的表现。

座谈会开好了,在那份记录了发言内容的材料上,各人都还按上了红红的手印。

这过程,我是回避的,不过,我能猜测到,队里的几位乡亲,我称之为“大伯”的那些老农,一定是为我说了不少的好话。

大队推荐了,还要到片里,我们那片,中心片,一共8个大队,只能推荐3个人到公社,6个片一共推荐18人,作为我们大营公社推荐到县里的预选名单。

这推荐的人员中,主要是插队到我们这一方的扬州知青,还有,就是土生土长,如我这样的回乡知青;我不知道,稀里糊涂的,怎么就在公社推荐的这18个人的预选名单里了。

后来听说,县里分配给我们公社9个大中专生的指标,预选人数是录取人数的两倍,所以是18个名额。

发下来的推荐表,可要仔细填,填好履历,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还有报考学校的志愿,表填好了,再贴上一张黑白的照片。

过了些日子,兴化的东北角,我们老圩区的四个公社,为高校和中专学校推荐的七八十名插队与回乡的知识青年,都去安丰中学,也就是我读高中的母校,参加了区里统一组织的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又分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语文考一篇作文,题目是“永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数学考的是一张试卷。

自我感觉,笔试还不错吧!尤其是作文,我把这两年半,虽说艰辛却也充实的农人生活,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一张纸。

面试,在一间宽宽敞敞的大教室,由各自介绍在农村实践中的感受与体会。

我在面试的时候,实打实地谈起了,风里雨里、泥里水里,这两年多来的农人生涯,尤其是作为负责积肥和施肥的副队长,所曾经历过的诸多辛苦,和这辛苦中,也包含着的快乐和充实。

听着我时而平静时而激动的叙说,那位主考官,也似在不时地点头……

八月下旬,又接到通知,到大营集中,坐轮船去100里外的县城兴化,参加体检。

其他不怕,就怕眼睛,一次打夜工,在场上脱麦子,让一颗从脱粒机里迸出来的麦粒儿,迸伤了左眼,当年,冬季征兵的体检,就因为这只眼镜,只有零点四的视力,没有通过。

好在这次填报志愿,我填的师范院校,对裸眼视力要求不高,主要看矫正视力,跟一位近视的扬州知青借了副眼镜,矫正下来,左眼一点零,右眼一点二,负责测试的一位护士说,行了,合格。才算放下心来。

接下来,一边在队里上着工,一边心无旁骛地等着结果,录取与不录取,也就随他了;经过了两年多农村生活的磨砺,我年轻的心,也似乎变得坚韧淡定了许多。

九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我刚从地里收工回家,就听见挂在我床头的喇叭里,正在公示着兴化县高校和中专学校招生拟录取的名单,我的心,一下子变得兴奋与紧张了起来。

现在想来,原先的那种坚韧,那种淡定,也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调节,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我在喇叭下,既是紧张,又很期待地听着,好不容易播到大营了,一……二……三……我是第四名,在大营公社公示的9个名单里,我排第四。

喜悦,兴奋,我的心,也不由得“砰砰”地狂跳起来。

我的父母,也特别高兴,脸上显现出了一种久违的开心的微笑。

又过了一个多月,就在我等得有些焦躁的时候,一个新月皎洁的傍晚,那挂在我床头的喇叭里,终于播出了兴化县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录取的名单。

第二天,去大营中心校领录取通知书,一看,不是师院,是高邮师范学校。

此刻,我又不由地想起了,高中毕业时候,一位同学的临别赠言:“祝愿你,在以后的岁月里,做一名出色的高中老师……”

只是,高邮师范,属于中师,培养目标,应该是小学老师。

不过,两年后,师范毕业,我还真的就分配到了作为县属完中的大营中学,教起了高中。

——那是后话了。

我清楚地记得,1974年10月24日,我告别了丰乐舍的故乡,告别了故乡的亲人,背着行囊,踏着弯弯曲曲一路的严霜,步行12里,来到通向外面世界的大营轮船码头,重新走上了一条求学的路……

到了高邮师范,我第一个心愿,就是去观赏那神往已久的大运河。

站在高高的运河堤,我似乎感觉到了,那一条从师范旁边流过,流淌了一千三四百年的大运河,在秋光秋色里泛起的粼粼碧波,对于我,这个来自200里外偏僻乡野的后生的,热情而又亲切的致意……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