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多点发力 筑牢“双禁”防火墙

2024-10-23 09:31:31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晓荣)日前,戴南镇顾冯村5名种粮大户在戴南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网上投标,获得2104.02亩土地的新一轮流转承包权,其中包括100亩“自留地”。

村里为了让老百姓种点瓜果蔬菜之类的“副食品”,每户都能分到一小块大田以外的“小菜地”。“我们这里有的农民习惯在所谓‘自留地’上种些黄豆、菜籽之类的作物,而往往就是这些‘散户’潜在着焚烧秸秆的危险。把‘自留地’纳入流转,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这是根本之策,打通了秸秆双禁的‘最后一公里’。”顾冯村党总支书记卢树祥说。

刚刚中标580亩土地的向阳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卢福海表示,他们拥有全套的农机设备,包括收割、切草、旋耕、播种等“一条龙”操作,所有稻草、麦草都被全量还田。“我要是把草烧了,不等于把肥料烧了吗?流转的10亩‘自留地’也是‘小田变大田’种植粮食。”卢福海说。

农民们把所谓“自留地”流转了,吃蔬菜怎么办呢?卢树祥说,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用改革的思路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全方位的村庄环境整治,清理出闲置的废弃地,开发成“美丽菜园”,就近“配置”给农民。

村东的河岸上,蜿蜒曲折的600多米木栈道上面,是两个古色古香的凉亭。一个个紫红色的砖头砌成的“花墙”内,长着青菜、韭菜、萝卜,绿油油的非常养眼。卢树祥说,这是村里搞的“美丽菜园”,老百姓称之为“蔬菜开发区”,全村已有60多户拥有这样的小菜园。

有10多亩地处在村庄河西侧,原先垃圾遍地。村里把这块地整治后,一开始是长的树木花草,可老百姓还是在旁边种菜。于是,村里用闲置的砖瓦隔成一个个“美丽菜园”,分给老百姓种植,这样做老百姓满意了,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干什么事情,都要得民心、顺民意。村里84高龄的王奶奶在流转了4分地的自留地后,又分到了1分多地的“美丽菜园”。她高兴地说,自己身板还硬朗,闲在家里容易有病,我种点菜与大家合着吃。“美丽菜园”下面的河边的码头上,村民们正在洗衣服、淘米……正在洗菜的张大嫂说,他们这菜刚刚从园子里拔上来,新鲜得很。

“老百姓爱护环境已成为习惯,一些老百姓剖鱼都是在岸上把肠子、鱼鳞弄干净,放在自己带来的旧报纸上包好丢在垃圾桶里,然后才拿到码头上去洗干净……”卢树祥说道,这是“美丽菜园”产生的“连锁效应”。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整治“开发”更多“美丽菜园”,打造“既有用、又好看”的老百姓身边的景点。

顾冯村以“美丽菜园”推动乡村振兴、环境建设,创新秸秆“双禁”长效机制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