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认识自己

2024-11-29 10:23:29

□ 赵冬俊

 

星期天,教室被征用为考场,学生的书籍、薄本能发的全发下去,就连墙壁上的宣传板贴也要一一卸下,确保室内空无一物,一个“字”都不能留。

班主任蒋老师早通知学生带口袋装杂物,可总有些家伙丢头忘尾。小沈的桌肚平时就乱,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济济一堂。上课时,我见他几次用手将书本顶进桌肚,而那乌合之众稍有点风吹草动就又坍塌下来,滑落在地。他满不在乎,不厌其烦地捡起、落下,再捡起、落下……直让人发笑。要是我有方便袋,一定会支援他一只。

九点多,蒋老师来巡查侧柜。她从中抱出一堆杂物置于讲台,直奔主题:“下面,进行失物认领。”她像拍卖师一样,高举着一把伞:“这是谁的?”

沉默。沉默。左顾右盼。

蒋老师换一把:“这是谁的?”

沉默。沉默。面面相觑。

蒋老师又举起另一把,并念出伞面一行字——某某有限公司,估计是商品促销的赠品。刚念完,小张上前取回。看来,还是文字的力量大。蒋老师的“拍卖会”算是有了一笔交易。

接着,仍是沉默,沉默。蒋老师以无奈的眼神、无果的叹息草草结束这场“拍卖会”。

这时,我发现一本安房直子的《手绢上的花田》,挺好的一本书。无名无姓,我随手一翻,崭新得像从印刷机上下来的。我走上讲台,举起小书:“我也插一个失物认领,这本书谁的?”

沉默了几秒,小段说:“我的,我的,给我吧!”随后,又有几个附和着:“我的,我的,给我吧!”听得出,这是玩笑的,想据为己有的口吻。我收起书,用眼神拒绝了他们。

讲台另一边,蒋老师正和徐老师研究一台计算机——有电,能用,可就是没人要。

墙角的小讲桌上一件雨披、几把折叠伞、一只蓝提包怎么也等不到它的小主人。它们萍水相逢,相聚在一起,是一起感慨万千还是一起号啕大哭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将刻在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改变了哲学的研究方向。不过,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是不是应该改为“认识你自己的伞”“认识你自己的书”“认识你自己的雨披”?

认识并珍惜一个个具体的小物件,学生才能认识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