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
□ 刘建华
在水乡兴化,水宛如灵动的诗篇,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而形态各异、风姿绰约的座座桥梁,则是连接生命此岸与彼岸的关键枢纽,它们默默承载着岁月的悠悠记忆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的家乡新垛,一个“垛”字,便将水的神韵悄然托起,仿佛一幅韵味悠长的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儿时那纯真的记忆里,从新垛步行至大营上高中的那七里路程,恰似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漫漫旅途。上学道路上,我们要穿过三个宁静的村庄,跨越九座各具特色的桥,每一步都写满了扣人心弦的故事。那些桥,大多是由狭窄的木板拼凑搭建而成,尽管简陋,却又坚韧地横卧在波光粼粼的宽窄不同的河面上,宛如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水乡的悠悠往事。
其中,新垛通往桂刘的那座独木桥,宛如岁月深处一道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深深地镌刻在记忆的深处。它仅仅由一根宽约 20公分、厚约 10公分的不规则“木方”搭建而成,一头低一头高地架设在一条宽约3 米的小河上。走在上面,晃晃悠悠,每一步都似在钢丝上翩翩起舞,举步维艰。每逢阴雨天,那座桥便成了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噩梦。木板上沾满了行人带来的泥巴,湿滑无比,即便有好心人在上面缠绕了一圈圈稻草,也难以改变那寸步难行的艰难困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冬日,我和几位同学为了跨越那座桥,不得不手脚并用,硬是从桥上艰难地爬了过去。那一刻,雨水无情地打湿了我们的衣裳,恐惧深深地占据了我们的心房,但那座桥却成为了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的有力见证,让我们在风雨中学会了坚韧与成长。
时光如白驹过隙,前不久,因工作之故,我满怀期待地重回故乡。当驱车行驶在新垛通往大营那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时,心中的震撼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难以言表。曾经司空见惯狭窄的木板桥、水泥板桥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宽阔壮观的公路桥。它们横跨在家乡的大大小小河流之上,将美丽的乡村紧密串联,诠释了“今非昔比”的成语内涵,让人不禁心生恍如隔世之感。
车子在平坦的道路上平稳前行,思绪也随之自由飘飞。我的脑海从新垛的桥切换到了兴化城的桥,那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桥如同一幅幅精美的幻灯片,在我眼前不断闪过。上官河上,水乡大桥焕发着新姿,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阳光下舒展着婀娜多姿的身姿;野行大桥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造型彰显着个性与魅力,吸引着无数行人的目光;车路河上,英武大桥气贯如虹,那磅礴的气势仿佛在诉说着城市的蓬勃发展与日益壮大;长安大桥庄严大气,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人民的殷切期望;文峰大桥时尚靓丽,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璀璨的色彩。乌巾荡大桥和下官河大桥似蛟龙飞舞,它们灵动的身姿与周边的迷人景色相得益彰,完美地彰显了“水润兴化,如诗如画”的文化主题。
现如今,这些桥不仅仅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存在,它们已然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景观,一张张闪耀着水乡兴化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它们见证了兴化从曾经的困苦与艰难,一步步走向如今的繁华与兴盛的历程。桥的变化,是兴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时代进步的有力见证。
桥,是家乡的独特符号,是心灵的温暖寄托,是永远的深深牵挂。它们承载着我们的珍贵回忆,引领着我们走向远方,走向那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