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协商发言选登
积极营造外贸环境 全力护航企业出海
□ 市政协经济组
营造外贸环境、护航企业出海,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实现进出口额稳步增长”部署的具体举措。为此建议:
一、深刻研判国际市场,做好顶层设计。传统优势产业应全面出击,扩大“朋友圈”。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的开拓力度,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让我市出口产品遍布全球。政府层面对企业的指导和扶持要精准到位,明确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研判各国关税政策、市场供给需求等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吸引企业落户。政府部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外贸方面的政策倾斜、项目优先,吸引外地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让企业“放心回”;加强外贸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站式进出口服务,让企业“安心回”;依托中交兴化港,构建方便快捷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让企业“舒心回”。
三、主动顺应新兴业态,扩大外贸份额。依托我市新成立的“市采通”平台,从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解决小微企业无票合规出口难、自主收结外汇难、出口实务操作难等堵点问题,助力更多小微企业扬帆出海。加速推进“产学研”协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直面基层卫生困境 保障医疗机构良性运行
□ 市政协医卫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对于维护广大群众健康、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建议:
一、强化内部管理,做好“四个全面”。鼓励差异化发展,推动人事、财务、资产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鼓励支持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对基层医院收支、债务、现金流等财务状况进行梳理,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二、强化人才队伍,做足“四个方面”。制定基层医院人员配备标准,科学核定、动态调整人员数,实施备案制管理;探索“区域统筹、县管乡用、混编调配”管理模式,人员混编定期轮换;用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订单式”医学人才培养政策,满足医疗服务需要;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加大基层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力度,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增强人才吸引力。
三、强化服务能力,采取“三个针对”。以示范镇街卫生院建设为抓手,推动标准化建设;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管理,提高诊疗效率。制定特色科室建设标准,打造服务品牌。建立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库,并积极向基层推广。发挥县乡村一体化慢病管理团队作用,加强医防融合,完善签约服务。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减少手工劳动和重复工作。
四、强化观念更新,推动“三个转变”。以镇街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转方式、调结构、建机制,进行质量、结构、队伍等重塑,以医疗技术实力铸就核心竞争力。坚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与业务统筹发展,助推“一老一幼”服务向纵深拓展,构建康养结合、医养结合、智能辅助诊疗等服务体系。
五、优化医疗保障,建立“六项机制”。建立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建立外转监管机制,减少医保资金外流;建立健全医保、医药、医疗之间的联动协商机制,切实做到“三医联动”;建立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医保管理透明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机制,让患者主动选择留在本地医疗机构看病。
集聚科技创新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市政协科技组
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对照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建议: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支持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积极探索企业研发机构分类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打造一批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中试基地等,通过“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一批核心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与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切实推进健康食品和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品研究院新一轮改革建设,推动龙头重点企业与省市产研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加快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运营、多元服务”发展方向,构建“离岸-靠岸-在岸”孵化转化体系,形成从研发到孵化、加速、产业化完整链条。
三、优化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持续优化创新扶持政策,运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建立创新政策“直达快享”新模式,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和精准推送。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和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兴小科”科技服务先锋队作用,实施科创服务“优+计划”,常态化开展科技“三服务”活动,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升农村四好公路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 市政协城建城管组
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畅联城乡,以“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需要着力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为此建议:
一、落实长效机制,确保“有人管”。健全完善以镇街为主体的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功能,加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力度,补充基层执法力量。构建路政、运管、城管、交警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查处农村公路沿线的非法建筑以及破坏公路设施和超限超载运输等行为。注重源头治理,明确企业责任,规范运输行为,防止超载超限现象发生。
二、强化资金保障,确保“有钱养”。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透明、合理。积极探索在省、市财政投入之外,建立多元筹措资金机制。鼓励引导属地大中型企业、个人等通过社会捐助或者利用农村公路绿化经营权等方式筹集资金。全力推进资金整合,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禁用于管理机构的日常运行费用及人员等其他非指定用途的开支。
三、创新方式手段,确保“管得住”。建立公开、透明、法治的良性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农村公路养护龙头企业。对急弯陡坡、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实施严密监控与预警,实现重要农路全区域、全路段、全天候监管。对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持续更新“一路一档”“一桥一卡”数据库,推动农路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深化融合发展,确保“用得好”。对文旅开发较成熟的镇、村,配套建设公路驿站、观景台、步行道、自行车道等设施。持续完善物流产业配套道路,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网络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化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打造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为乡村生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稳妥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
□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组
2024年,我市在42个村开展了“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集体和农民增收,也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路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作的进展还不平衡,面上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统筹规划,推进综合整治。各镇街道应结合村庄规划,因地制宜排查出本辖区内可利用、可平整、可改造的地块位置和面积,结合“三改造一项目”(低洼田改造、高标准农田改造、废沟废埂改造、占补平衡项目),实施农田建设基础性改造提升工程,将碎片化的耕地、坑塘、水面、旱地等地块进行连片整合,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规范程序,稳妥推进改革。各镇街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省厅“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尊重农民意愿,自种就近置换”的总体思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协商讨论,做到稳步推进、稳妥开展,不搞一刀切,也不要强求齐步走,保证群众的权益不受损、收益不降低。
三、健全制度,规范资源管理。相关部门、镇街在通过航拍调查摸底、摸清土地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应及时做好数据的比对分析,做到资源见底、合同见底、问题见底、方案见底。规范村级集体资源管理,对经航拍测绘比对后溢出的土地面积、复垦田埂和废沟塘而增加的土地面积,可以由集体统一经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四、总结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应加强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镇村推动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建设,结合“小田变大田”改革,推动区域内村庄一体化设计、组团式发展、差异化布局。
以用促保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 市政协文艺新闻组
历史建筑蕴藏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要以成功创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进一步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建筑资源。为此建议:
一、健全体系支撑,构筑古建保护新格局。推进古建筑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协同互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明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域、更新区域和发展区域,推动历史建筑保下来、用起来、活起来。
二、加强保护监管,探索古建保护新路径。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遗迹、传统民居等4类古建老宅实行差别化管控,实现长效动态管理。组建古建筑巡查队伍,将与古建筑保护密切相关的高频检查事项进行汇编,打破“一事项一查”“一部门一查”的工作局限。
三、推进修缮保护,盘活历史文化新资源。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要素进行科学分类分析,尊重和保留建筑所具有的原真价值特色。注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专业人才的招引和培养,充分挖掘我市的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建筑工匠,建立一支专业的历史建筑修缮队伍。
四、鼓励活化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积极探索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把分散的历史建筑有机串联起来,让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鼓励历史文化街区原住居民在原址居住,延续传承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从事我市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相关活动,留住原住民和烟火气。
五、加强阐释研究,讲好新时代兴化故事。深入挖掘兴化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拓宽兴化古建筑的价值普及和传播推广渠道。通过设置文化标识、新媒体宣传、历史建筑保护普法宣传等形式,让群众树立起良好历史建筑保护意识。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共护、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