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耙
□ 陈明干
兴化垛田,是一种地形独特的农田:有的像方块,有的如半圆;有的狭长,有的短小;有的弯弯曲曲,有的笔笔直直;有的单独成垛,有的三三两两相连接,或者互有围裹。一年四季,河水绕垛田,垛田映水中。如果从空中俯视,这星罗棋布的垛田,像天书、似神画,组成神妙莫测、令人无限遐想的景观。千百年来,垛田农民就在垛上挥洒汗水,勤劳耕种。
每一块垛田都是泥土堆积而成,雨水的冲刷,河水的浸蚀,都能使泥土流失,垛坡塌陷。然而,即便岁月流过千年,每一块垛田的面积还是那么大,土壤还是那么肥沃,还是那么绵绵不绝地奉献着清新碧绿的菜蔬。这其中,就有垛田农民用刀耙扒脚坎的功劳。
刀耙也叫刀钯,是扒脚坎的工具。扒脚坎也叫拓脚坎,就是用刀耙从河沟里扒来泥土,相加在垛田斜坡上,做成“脚坎”供人行走,又不使水土流失。
刀耙的形状,跟翻土破垡的钯子十分相似:耙头四个齿,铁制,耙头与耙柄构成“7”字形状。但刀耙又有它的特别之处:耙肩较宽,有23厘米;四个齿又扁又长,每齿宽2.5厘米,长28厘米;每个扁齿都呈弧形向内稍弯,齿与齿之间相隔4至5厘米;齿口扁平,并不锋利;耙柄长4米左右。这些特征,都是为了将河沟底处的泥草捞上来。
兴化处于里下河平原的最低洼处,俗称“锅底洼”,垛田又处于洼中之洼,每一块垛田长年被河水包围着;每年六七月份的梅雨期,这里阴雨连绵,甚至暴雨成灾。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必然导致用泥土堆积的垛田水土流失。垛田是兴化先民像燕子衔泥一样,历经数年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寸土寸金。自古以来,垛田农民既在垛上耕耘种植,又用扒脚坎的劳动方式守护垛田,保持了每一块垛田的完整性。
脚坎,农人劳作的落脚点。垛田高突于河水面,四面皆有斜坡,农人除在田面种植外,每一面斜坡上也都长有庄稼。脚坎就是农人在斜坡上铲出的一条尺把宽的小道,便于站在此处劳作,播种、除草、施肥、浇水等等。脚坎距离河水面三四十厘米,高的也不足一米,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容易落在这里,使脚坎更狭窄,又因河水上涨,脚坎被淹没,导致塌陷。用刀耙扒脚坎,能把流失的泥土从河沟里捞上来,相加于脚坎上,脚坎又变宽;扒上来的泥土中有水草,连同淤泥就成了泥苲,是有机质,加在垛坡上,既护坡又肥沃,给坡上生长的庄稼提供了营养;河沟里的水和草扒上来,河底更深了,农船靠岸装卸东西更便当,行船也更畅通。正因为扒脚坎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垛田地区很早就诞生了刀耙这一专用工具,扒脚坎也成为每年必做的农活。
每年,扒脚坎要抢在梅雨期到来之前进行,此时是枯水期,便于用刀耙扒泥,农人也能站在河水中,用苲叉和攉锨从河底往上择泥。梅雨期一到,河水上涨,就不再扒脚坎。
扒脚坎,先要铲一下老脚坎,用大锹或洋铲铲去最上面一层泥土,放在坎边,形成一个围挡;或者将老脚坎挖宽和挖深,挖的泥土同样放在坎边,从河底扒上来的淤泥和水草再放在老脚坎上,就不会滑向河道。
扒脚坎时,农人站在老脚坎处,将刀耙耙头伸入河中,耙齿向下,耙柄搁在一侧的肩上,然后双手向下按住耙柄,使劲往岸边拉动。耙齿扒进的泥草越多,越要用力往上拉。当耙齿兜满泥土被拉出水面时,农人将耙头停在岸边,沥去一些水分后,再用力拖到身体右侧的老脚坎处,卸下泥草。
刀耙耙头宽,耙齿长,每一次拉上来的泥土有三四十斤重,都需要农人凭过硬的力气从河底处拉上来、卸在脚坎上。水草多、藤蔓长,夹在淤泥中向上拉更加费力。农人感觉耙头实在太重,也要用足气力将满耙头泥草拉出水,停在脚坎下,既让泥草沥水,也让自己稍微休息,积聚一下力气后,将耙齿朝上,再死拖硬拽把泥草拉到位。
大集体时期,扒脚坎是正常农活,每到扒脚坎时,生产队长每天安排一两个人扒脚坎,早上六七点钟上工,下午五点左右收工。扒脚坎是力气活,都安排男劳力,女劳力不参加。
垛上其他农活不太忙,生产队就组织全体男劳力突击扒脚坎,二三十个人,有的拿刀耙,有的拿苲叉,有的拿攉锨,分散在多个垛田边,扒的扒,择的择,一天能扒好几个垛子的脚坎。参加的人干劲十足,每人每天都是8分工的劳动报酬。
刚扒上来的泥草,烂乎乎地摊在脚坎上,过了几天,风吹太阳晒,泥草有些干硬,农人用苲叉做脚坎,将凸凹不平的坎面拉平,把歪歪扭扭的边角用泥土补齐。农人又站在河沟里,用攉锨往脚坎上择淤泥,然后再用攉锨底抹平。新脚坎做得光滑、平整,像一道乌黑油亮的腰带围系在垛田河坎上。每条新扒的脚坎,宽30至40厘米,增加高度25厘米左右。
一个生产队有四五十亩的垛田,多的生产队有七八十亩,两个月内,几十个垛田的斜坡上都做好了一道脚坎。
扒脚坎,既是为了行走、劳作方便,也是守护垛田的一种劳动方式。分田到户后,一家一户耕种,每个农户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刀耙扒脚坎。垛田的面积既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但垛上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很多人家还搭起钢架大棚长蔬菜,经济效益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