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垛田水乡歌
文/刘春龙
若问兴化市歌是什么,相信好多人都会说,《梦水乡》呗。是的,这首歌由阎肃作词、孟庆云作曲,确实很美,是兴化人都会唱。单凭阎肃的名气,就已加分不少,再经谭晶的演绎,更是声名远播。虽说歌里唱到了“千岛菜花黄”,可那时垛田旅游还没有真正热起来,到底是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千岛”垛田的知名度,还是垛田油菜花促进了这首歌的传播,反正受此启发,我就想着能不能专门为垛田打造一首歌呢?
我把想法跟文化局的几位同事一说,大家一致赞同。可在请谁作词作曲上意见不一,有的说就请兴化人,兴化人更有激情,有的说请外地人,外地人更能超脱。此时只能玩中庸了,咱不找兴化人,也不找对兴化不熟的人。我问他们:一首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作词还是谱曲?一旁的沈小华小声说:我觉得是曲吧。这位曾获得全国推新人大赛十佳新人奖的歌手,完全有资格讲这句话。我又问:你觉得省内哪位作曲家好呢?沈小华想也没想:吴小平老师,他是泰州人,对兴化非常熟悉,又是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他的《梅兰芳》《板桥竹》太棒了……那作词呢?还是沈小华的意见:如果吴老师同意,他会推荐合适人选的。
赶巧,没几天我到省文化厅开会,乘便请吴小平为垛田写歌,吴小平一口答应。我试着问他:您觉得谁作词好呢?吴小平沉思片刻:这首歌不能满足于在兴化唱,至少在省内有影响,甚至在全国展示,你们就找李朝润吧。
那好啊,李朝润到过兴化呢。那是2006年3月,李朝润刚调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要到基层熟悉情况。而我早就慕其大名,陪同调研之余,彼此交谈甚欢。临别前李朝润跟我说,兴化要好好宣传郑板桥,宣传垛田,比如围绕郑板桥写个电视剧,请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来个“垛田篇”……
隔天联系李朝润,李朝润告诉我:吴小平已跟他说了,没事。如此爽快,倒让我有点摸不到底了,难道他不想对垛田有更多的了解?据说范仲淹压根就没去过岳阳楼,千古佳作《岳阳楼记》完全凭想象写成。阎肃写《梦水乡》时也没来过兴化,翻了几份宣传资料,同样写出绝妙好词。李朝润也有这样的非凡才力?正想着,李朝润回话了:过两天专门去看看垛田,找找感觉。我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2010年五一节,李朝润来了。好在油菜花没有完全凋谢,虽说稀稀落落,仍可想象曾经的艳丽与喧闹。我陪着他看缸顾乡的垛田,看水上森林的垛田,看垛田镇的垛田,但凡有垛田地貌的地方,我尽量让他看,站在路边看,漫步田间看,坐船水上看,登高望远看……
仅仅过了十天,李朝润就发来歌词,取名《垛田水乡》。高手就是高手,不仅把你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到了,还有作者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这里不妨抄录于下:
你像莲叶漾动在水上,你像小岛错落在湖荡,板桥的故里、菜花的海洋,一座座垛田溢满了春光。
你像盆景千万种模样,你像画船千百年漂亮,繁星的摇篮、太阳的圣床,一块块垛田孕育着兴旺。
啊,船在垛中走,人在花中唱;啊,福在田中生,情在水中淌;水乡垛田,百里芬芳;垛田水乡,一片兴旺。
你飘送仙姑撒下的心香,你锦绣大禹治水的诗行,你堆聚世代创造的力量,你灿烂生活美好的梦想。
一个多月后,吴小平谱好了曲,还发来了他邀请的兴化籍歌手、海政文工团孙佳演唱的音频。曲子融入了兴化民歌的元素,并非完全照搬,而是作了一番提炼改良,于若隐若现中变化出新的旋律。演唱者甜润、柔美的嗓音,抒发对家乡的爱恋和对未来的期盼,很好地表现了歌的主题。
那就用好这首歌吧。兴化从来不缺优秀的歌手,身边就有一个。我们先请沈小华唱起来,并请电视台制作MTV。这部MTV获得2011年度泰州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随后又获得第三届泰州市政府文艺奖。同年,央视《民歌中国》到兴化录制节目,因为《垛田水乡》是创作歌曲,本来没有列入拍摄计划,后来剧组为丰富播出内容,临时又要增加,原先的MTV达不到高清标准。没办法,害得沈小华大冬天跑到北京一个孤零零的公园里,在一片光秃秃的树枝下,唱了这首本应春意盎然的《垛田水乡》。不管怎么说,这首歌在央视播了,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年,兴化举办迎国庆大合唱比赛。在主办方推荐曲目中,垛田镇理所当然地选了《垛田水乡》。作为一首新创歌曲,想要演唱好还是有相当挑战性的,不过他们有个出色的本土歌手宋锦芸作为领唱,又请来泰州师专合唱指挥贾大鑫加盟。垛田人不负众望,一举夺得特等奖(第一名)。到了年底,又有好消息,另一位兴化籍歌手,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谭竹青代表家乡参加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一曲《垛田水乡》获得银奖……
从那以后,我和李朝润的交往多了起来。隔了两年,我离开文化部门。2015年6月,文广新局和淮剧团的同志找我,请我向省委宣传部求援,能否解决一辆流动舞台演出车。我试着与已是部务委员的李朝润联系,他说早就应该安排了。
后来我到宣传部任职,李朝润特地打来电话表示祝贺。每次参加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我们碰面总要聊上几句,聊兴化之行,聊垛田,聊郑板桥,也聊文学,当然还有那首《垛田水乡》。有时几个朋友聚聚,席间为《垛田水乡》敬他一杯是必有的节目。就在2020年春节,李朝润还给我发来微信:春龙部长好!向你致以新年的祝福!我在表达谢意之后,李朝润问我:何时来宁一聚?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正紧,我说:等疫情缓解吧。李朝润说:好的,方便时再联系。谁能想,疫情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当稍有缓解,那些被疫情耽搁了的工作又忙碌起来。一忙朋友之间的联系也就少了,是在“十一”长假过后几天吧,忽然听说李朝润去世了。真不敢相信,他才六十出头吧?我忙打电话给吴小平证实,吴老师声音悲戚:李朝润10月8号病故了。我们不胜唏嘘,这样一个有才情的艺术家,就这么匆匆离我们而去了。
《垛田水乡》一直在兴化大地上传唱,再到垛上油菜花开时,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自会想起这首歌的过往,想起与词作者李朝润相处的点点滴滴。像当年李朝润所希望的,垛田早已是央视的常客,不说新闻和综合频道每年四月直播垛田油菜花,即便在其他频道,纪录、科教、农业频道也是频频亮相,《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影像方志》《大地讲堂》都纷纷推出了“垛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