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六次常委会会议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冬梅)5月26日上午,市政协召开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围绕“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徐立华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举措、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家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会议强调,要深化理念思路,进一步明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目标导向。坚持保护为先。针对街区遗存的古建、古迹、古树、古井、古桥,以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文件、传统风俗等,要用足“绣花功夫”,既要保护有形的历史建筑、街巷肌理,也要保护无形的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让历史文化街区形神兼备、韵味悠长。坚持惠民为要。把改善街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作为街区保护更新的重要目标,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街区配套功能,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切实把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宜居宜业街区,让街区居民既能“住得好”,也能“留得下”。坚持活力为本。将增强街区活力作为着力点,在环境改善、功能焕新、业态提升、人文共融等方面花力气、下功夫,让街区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生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会议要求,要深化路径举措,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各项工作。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关键是要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本土专家、经营商户、街区居民之间构建起科学的协同推进机制,一体推进街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推动街区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具体要抓好精准规划定位、强化保护修缮、改善居住环境、提升街区业态、健全推进机制五个方面的工作。
会上,副市长戴金龙通报了我市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有关工作情况;市政协教卫文体委汇报了关于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调研报告;与会人员围绕相关工作进行了协商发言,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会议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
市政协副主席王迅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刘忠、刘玲洁、黄荣、苏超,秘书长金国明参加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马红祥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