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从“好邻居”到“合伙人”

2025-07-03 10:06:15

本报讯 在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设有60间客房及餐厅、文娱室的草堰港湾民宿,近日进入内部装修、设备采购阶段。建这么大一家民宿,钱从哪来?

答案是镇村联建、多方合力。兴化市“花海森林”片区化乡村振兴联盟党委牵头,帮助千垛镇马港村、李南村、草王村3个村争取省级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每个村80万元;省委驻兴化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整合项目资金130万元帮扶草王村,剩下的由千垛美丽乡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收益由“一镇四村”根据出资比例享有。

去年,兴化市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花海森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入选省级试点。试点片区内各村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如何聚合空间、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兴化成立“花海森林”和“烟波草荡、林下果香”2个片区化乡村振兴联盟党委,前者有千垛、沙沟、兴东三镇的15个村,后者有陈堡、周庄、沈伦三镇的17个村。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片区内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联盟党委经过多方沟通比选,与扬州一家文旅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民宿转租给这家公司运营。对方看中的是民宿位置,这里靠近水上森林景区和草堰港遗址,未来还将打造文化陈列馆。”联盟党委委员、草王村第一书记张琦介绍,前5年每年租金60万元,后5年则按照每年5%递增,项目不仅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带动就业富民,还为周边镇村景点提供了服务保障,实现片区内文旅业态的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一条马路,隔开了兴东镇周韩村和千垛镇东旺村。前者是兴化1号螃蟹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所在地,后者则坐落着千垛景区。如何实现“1+1>2”的效果?“花海森林”片区化乡村振兴联盟党委聚焦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布局,一体编制片区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螃蟹育繁推基地共建河蟹文化馆,打造研学路线和亲子乐园;同时在周韩村推进兴化大米产业基地、傍花湾康养基地、“菜园滚滚”采摘工作室等项目建设,围绕千垛景区打造集赏花、品蟹、康养、采摘、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片区。

当前,“花海森林”片区15个村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建设,所建项目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主,加强产业支撑与配套,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兴东镇党委副书记陈永刚介绍,周韩村将新安装14个充电桩,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转自《新华日报》2025年6月16日第4版)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