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省兴化中学:硕果盈枝 再逐新梦

2025-07-17 09:27:54

本报讯 2025年高考放榜后,江苏省兴化中学喜获丰收。日前,学校2025届毕业生王凤源、戴玉杰、郭玉润三位同学分别带着顺利通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计划选拔,被正式录取的喜讯重返母校。这一成绩不仅是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晶,更是省兴化中学办学理念与教学成果的有力见证。

 

苍穹不负少年意 岁月不枉赶路人

 

在高考这场逐梦之旅中,每一位高三学子都在奋力奔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十余年寒窗苦读,在沉淀中积蓄力量,在挫折中磨炼心性,在高考中破茧成蝶,交出惊艳答卷。

当强基备考与高考的双重压力在青春中激烈碰撞,兴中学子们将竞赛思维渗透到高考复习中,以坚韧与乐观扛住了学习的挑战,找到自己的逆袭方式。

“我比较喜欢探索化学和生物的奥秘,曾获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生物竞赛二等奖。但还没高兴多久,二模和三模的成绩单给了当头一棒。我当时很焦虑,因为忙于竞赛而被落下的课程还是在成绩上暴露无遗。于是高三刚开学,我就用钻研竞赛题的精神查缺补漏,一边将薄弱学科补上来,一边学习强基知识,为下次竞赛做准备。幸运的是,老师经常帮我高效复习,还帮我制定了阶段计划,慢慢地成绩就稳定攀升。”郭玉润在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感慨地说道。

回顾强基计划备考这段征程,戴玉杰的眼里闪着光:“错题本的二次重构、仿真模考的限时抗压训练,正是这些方法,让我在任何挑战面前从容不迫。六月高考落幕,我的成绩是江苏省前100名,但离裸分上清华还差几分,于是我选择冲刺强基计划。集中研究清华等院校真题,高强度训练难题,模拟面试,梳理对数理化的理解和规划。当‘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录取’的喜讯传来,我攥紧的拳头终于松开,这不仅是录取通知,更是对双线作战策略的终极验证!”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兴化中学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注重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进入高三冲刺阶段,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差异逐渐显现。兴化中学高三年级组迅速成立学情分析小组,通过日常作业、模拟考试、课堂互动等多维度数据,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精准标注知识薄弱点、能力提升空间及学习习惯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实行‘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双轨模式。”高三(21)班班主任张日辉介绍,课堂上,教师设计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拔高三个层级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课后,教师根据“学习档案”,为学生量身定制“错题精讲”“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们从课本例题入手,逐点突破,帮助他们筑牢知识根基;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侧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点拨,引导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尖子生,则通过拓展性练习和学科竞赛指导,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在采访中,王凤源同学分享道:“我的物理老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我一开始物理成绩不错,但遇到难题就容易卡壳。老师发现后,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些高难度的物理练习题,还会定期和我一起探讨解题思路。慢慢地,我的解题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也为我冲刺清华强基计划奠定基础。”

 

人才自古要养成 放使干霄战风雨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学科特长的顶尖人才,兴化中学积极打造强基班。强基班的选拔十分严格,综合考虑学生的中考成绩、创新能力测试成绩,以及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入选强基班的学生,会接受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科知识培训。学校还会邀请高校教授、学科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指导课程,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戴玉杰同学作为强基班的一员,他说:“强基班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大家都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会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这些经历让我对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坚定了我报考清华大学这个专业的决心。在准备强基计划考试的过程中,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真题资料和模拟面试的机会,让我能更好地适应考试节奏和题型。”

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如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等。在备赛过程中,老师们会组织专门的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竞赛知识点的梳理,到解题技巧的传授,再到心理辅导,老师们都全力以赴。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科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省兴化中学副校长王世勇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朴实课堂”范式,构建高阶思维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系统性提升清北强基计划入围基数;继续狠抓学科竞赛培养,完善竞赛与强基衔接机制,锻造学科顶尖素养,保障学生在强基笔试中呈现头部竞争优势;继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构建非认知能力发展模型,强化批判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通过情景化模拟训练,赋能学生在面试环节展现学术潜质。

 

全媒体记者 徐苗苗 实习生 翁柏婷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