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交通故事”“优秀交通故事”我市榜上有名
本报讯(通讯员 刘小涛 钟 鋆)近日,由中国交通报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主办的“我是新时代交通人”——第4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比赛圆满落幕。
经材料初审,我市推出的3个好故事从全国330个好故事中脱颖而出,《阡陌匠心连四海 深蓝长虹贯九州——从水乡智慧到超级工程的中国精度》获评“百强交通故事”。《通江达海中交港 苏中水运新华章》《守护文化根脉 非遗“永不散箍”》获评“优秀交通故事”。
《阡陌匠心连四海 深蓝长虹贯九州——从水乡智慧到超级工程的中国精度》讲述的是水乡兴化走出的林鸣院士,如何将故乡“垒土成垛、育秧成林”的千年农耕智慧,化作征服伶仃洋的磅礴力量。他率领团队以“海底穿针”的极致精度,铸就港珠澳大桥这一“现代奇迹”,更以大国工匠的精神反哺家乡,让更多的交通人传承这种智慧和精神,助力兴化从“锅底洼”蝶变为“阡陌通途”。
《通江达海中交港 苏中水运新华章》讲述的是千年水乡兴化,曾因水运衰落陷“近水不用水”困境。中交兴化港应时而生,交通人以无畏攻坚提前建成,以创新破局,首创“内外贸同船”,智能通关降本增效,以进取开拓“水上高速”助产业出海,更以绿色理念守护生态。昔日“黄金水道”就此激活,化身通江达海的产业“黄金动脉”。
《守护文化根脉 非遗“永不散箍”》讲述水乡兴化,千年船艺孕育非遗明珠——竹泓木船。匠人周永干,勇闯原料、技术难关,革新技艺“一尺四敲钉”。面对禁海令十年孤守,终以精湛手艺叩开欧洲市场,带活木船产业。他用一生“箍紧”祖传技艺,让承载水乡文化的木船破浪前行,守护非遗火种不灭,匠心永续。
凯歌而行,乘势而上,在交通强国建设的声声号角中,兴化交通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新时代交通精神,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讲好交通故事,传递交通正能量,不断展现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