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淮剧《油菜花开燕归来》本土首演 艺术再现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苗苗 汪 翔)8月19日晚上,大型现代淮剧《油菜花开燕归来》在市昭阳剧院完成本土首演。这部扎根乡土的原创剧目,以村干部郑小琴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凭借淮剧特有的艺术魅力,生动再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落后村庄的蜕变之路,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观赏价值的文化盛宴。
“乡村振兴大步迈,盼只盼,油菜花开燕归来……”随着悠扬唱腔响起,演出正式启幕。舞台上,青砖黛瓦的垛田民居与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海交相辉映,勾勒出浓郁的水乡风情。剧中,村干部郑小琴怀揣“让土地生金、让年轻人回家”的初心,在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扶下,直面村庄空心化、村民观念守旧、资金短缺等多重难题,一步步推开改革之门,书写着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全剧以“春燕归巢”为核心意象,通过“劝返”“创业”“团圆”三幕戏,细腻刻画了郑小琴从犹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其中,第二幕里郑小琴开展“乡村振兴招商”和挽留返乡大学生的场景尤为动人。主创团队将淮剧灵动的身段功夫与现代话剧细腻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既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程式之美,又传递出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观众深切体会到基层干部在时代浪潮中的担当与温情。
作为一部扎根本土的作品,在坚守淮剧经典唱腔和表演特色的基础上,该剧进行了大胆创新与突破,融入了大量本土元素,油菜花、兴化早茶、陈杨螺蛳宴、兴化龙香芋等地域符号的呈现,让现场观众倍感亲切。舞美设计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为剧目增色不少,逼真再现的油菜花田金黄灿烂、水乡河道蜿蜒灵动,令观众仿若身临其境,沉醉于乡村美景之中。
“这出戏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兴化水乡、千垛水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新、出彩,我们很爱看。”观众徐绍武看完演出后难掩激动。观众董景云则对主角塑造赞不绝口:“郑小琴这个角色非常接地气,演员将她的不易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人物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塑造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演出结束后的谢幕环节,演员们按照表演顺序依次登台,台下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为精彩表演连连喝彩,久久不愿散去。据了解,《油菜花开燕归来》是我市打造的“乡村振兴题材三部曲”的首部作品,此前,已在河海大学成功首演并引发师生热烈反响。接下来,该剧将在江苏各地巡演,并计划改编成戏曲电影。这部作品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垛田文化相结合,不仅为传统淮剧注入了时代活力,更通过艺术形式让乡村振兴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引发各界广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