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法治初心 践行理财使命
本报讯(通讯员 陈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则是财政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基层财政部门,陶庄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简称陶庄镇财资办)始终将法治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在守护镇域财政资金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依法行政的感悟、探索依法理财的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财政人的责任与担当。
依法行政:
在规范履职中筑牢财政工作“防火墙”
“财政资金每一分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有丝毫越界。”这是陶庄镇财资办全体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共识,也是对依法行政工作最深刻的感悟。
在日常工作中,陶庄镇财资办始终把学习法律法规作为 “必修课”。每周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深入钻研《预算法》《政府采购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领域核心法规,同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基层财政违法违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深植每个人心中。依法行政不是“刁难”,而是对财政资金负责、对群众利益负责的根本保障。
依法理财:
在创新实践中激活财政服务“新动能”
如果说依法行政是财政工作的 “底线要求”,那么依法理财就是实现财政效能最大化的 “进阶路径”。在实践中,陶庄镇财资办深刻认识到,依法理财不仅要“守规矩”,更要“善作为”,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预算管理是依法理财的核心环节。每年编制预算时,陶庄镇财资办严格按照市财政局的精神和要求,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深入镇域各部门、各村(社区)开展调研,精准掌握民生需求和发展痛点。通过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资金使用进度和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依法理财不是“机械算账”,而是要将法治思维与民生需求相结合,让财政资金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助推器”。
在惠民资金发放方面,陶庄镇财资办探索出“依法审核+智慧发放”的模式。针对低保、特困供养、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民资金,建立“身份核验——资格审查——系统比对——公示公开”的全流程合规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领取对象,杜绝“冒领、错领”现象。同时,借助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 系统,实现资金直接发放到群众银行账户,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发放效率。2024 年,全镇累计发放惠民资金1128.22万元,惠及群众12692人次,未发生一起违规发放问题。有位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老农说:“现在领补贴不用跑冤枉路,钱直接打到卡上,还能在村里公示栏看到明细,咱们老百姓心里踏实!”群众的认可,正是对财资办依法理财工作最好的肯定。
财政人感悟:
在坚守与奉献中收获成长与价值
从事基层财政工作,每天与数字打交道、与法规为伴,虽然繁琐且压力大,但每当看到财政资金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了镇域发展,财资办工作人员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刚开始接触财政工作时,觉得法律法规条文枯燥难懂,甚至会因为严格审核被人不理解。但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肩上的责任是群众赋予的,只有守住法治底线,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陶庄镇财资办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这些年,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法治素养,更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镇域内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这就是陶庄镇财资办工作人员作为基层财政人最大的“所获”。
接下来,陶庄镇财资办将继续坚守法治初心,践行理财使命,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为陶庄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财政力量,做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财政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