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竹泓镇:“三剂良方”破难题 和美乡村入画来

2025-10-15 14:37:00

本报讯(通讯员 卢芳)近年来,竹泓镇解徐王村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全面提升乡村面貌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涉及民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村主任助理解长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准提出“三剂良方”,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村庄发展的难题,推动解徐王村步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良性发展轨道。

架起“连心桥”

破除发展梗阻

解徐王村解家二组通往五组的桥梁,曾是村民心中最大的出行堵点。它不仅是空间上的阻隔,更像一堵横亘在干群关系与村庄发展之间的“无形之墙”。与此同时,八组桥梁的拆建工作也面临现实阻碍:两户居民因桥体朝向问题多次阻挠施工,其中一户的地皮占用问题悬而未决。

解长保深刻意识到,这已不仅是单纯的工程问题,更是一项关乎人心凝聚的关键任务。他深入现场调研,系统梳理历史脉络,并请出村里有威望的老干部共同参与协调。面对涉事农户,他反复沟通,始终秉持真诚耐心的态度,最终以务实可行的方案化解了僵局,促成5户村民同意拆除影响两座桥建设的房屋。

大桥贯通当日,全村欢欣鼓舞。这座桥不仅大幅缩短了二组与五组之间的物理距离,实现了车辆畅通无阻,更在深层次上“通”达了民心,“连”接了信任。八组桥的顺利拆建,也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生动见证。

推进“公厕拆建”

提升人居环境

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蓝图中,一座小小的公厕看似微不足道,却往往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村干部工作智慧的“试金石”。在这场“厕所革命”中,解长保以出色的群众工作能力,将一场一触即发的矛盾,转化为了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

为彻底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村庄计划在创建过程中拆除位于村中心及几处关键节点的老旧脏乱公厕,并在原址新建高标准卫生公厕。这本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却在启动之初就遭遇阻力——由于新建公厕的下水管道需开挖南侧垄沟,相邻村民担心此举可能导致自家厨房塌方,因而坚决阻挠施工。

面对这一僵局,解长保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与受影响村民面对面沟通,倾听其顾虑,耐心解释工程方案,并积极协同施工方调整管道走向、加固周边地基,以技术手段消除安全隐患。

最终,在解长保的持续努力下,各方达成共识,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新建的公厕不仅洁净美观、设施完善,更成为凝聚人心、共建共享的典范,生动诠释了“小事之中见担当”的治理智慧。

打造“老娘舅”调解工作室

化解矛盾纠纷

基础设施完善后,治理与服务等“软件”升级更需同步跟进。解长保注意到,村里不少矛盾纠纷因缺乏权威、中立的调解平台,从小事拖成难题。为此,他创新思路,推动建立“老娘舅”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一个公正可信的调解渠道。

“‘老娘舅’调解工作室不是简单挂个牌子,而是要营造出家一般的氛围,让双方能心平气和坐下来沟通。”解长保在选址上颇费心思,先后比对几处场所,均因价格过高未能落地。最终,他找到一户村民为母亲修建的养老房,在老人去世后该房屋已闲置多年,环境清静,十分适合改造为工作室。经解长保反复上门协商,最终成功购置该房屋,为调解平台落地奠定了基础。

如今,“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正在加紧装修,即将投入使用。这里将承担起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从夫妻口角、邻里宅基地争议,到合同纠纷、老人赡养问题,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工作室,大事不出村”,真正构筑起基层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