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垛镇纪委:“全链条”监督织密清廉网 清风劲吹润乡村
本报讯(通讯员 沙婧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老板,麻烦出示一下近一个月的烟酒销售台账,我们想核查下是否有异常批量采购记录。”中秋、国庆“双节”前夕,荻垛镇纪委督查组的身影出现在辖区一家烟酒店内,工作人员指尖划过整齐排列的销售单据,目光仔细锁定每一笔交易的时间、金额与购买方信息,身旁的笔记本上已清晰标注出几处待核实的疑点。这是荻垛镇纪委以“全链条”方式监督守护清廉村居的生动一幕,也是当地以清风正气护航乡村振兴的缩影。
清廉之基,在于文化浸润。走进荻垛镇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主题党日活动总是弥漫着浓厚的廉洁氛围。在梓幸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宣讲”现场,老党员王大爷手持《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结合自己三十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讲述着“一碗茶水见作风”“一张票据守底线”的小故事,台下党员干部听得频频点头,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之前总觉得廉政离我们普通村干部很远,听完宣讲才明白,哪怕是给村民办一张社保卡、发放一笔补贴,都得守住廉洁底线。”村干部小徐说道。
不仅如此,荻垛镇纪委还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市级廉政教育中心,在警示案例展板前,大家驻足沉思,从违纪违法者的案列中汲取教训,让清廉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人心。
清廉之要,在于制度约束。“打开‘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上次我反映村里垃圾桶没有及时清理的问题已经得到反馈了,咱老百姓也能当监督员。”在荻垛镇润王村为民服务大厅,一位村民正熟练地操作着手机,向身边的邻居展示平台功能。这是镇纪委畅通监督渠道的重要举措,通过“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将群众“指尖诉求”转化为监督行动,推动监督下沉一线,真正打通了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厘米”。与此同时,“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各村落地生根,镇纪委工作人员每月都会来村委会,仔细翻阅村务公开台账,核对会议记录与公示内容是否一致。“上次村里讨论修路方案,从提议到表决全程公开,我们有疑问还能现场提,这样的办事方式,咱放心!”村民们的认可正是制度束廉的最佳见证。
清廉之盾,在于监督护航。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始终是镇纪委监督的“主战场”。在农村“三资”管理专项检查中,工作人员带着账本深入田间地头,对照土地流转合同,逐一核实地块位置、租金标准;在惠民政策落实督查中,他们走进低保户家中,询问补贴是否及时到账、政策是否宣讲到位。而在村“两委”换届、工程招标等关键节点,集体约谈会总会准时召开,一个个典型案例、一条条纪律要求,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之弦。正如荻垛镇纪委书记所说:“监督既要‘长牙带刺’,也要‘润物无声’,我们要让每一项权力运行都晒在阳光下,让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得暖人心。”
如今的荻垛镇,清廉之风已吹遍乡村角落。村委会公示栏前,村民驻足细看。文化广场上,廉洁题材的戏曲表演赢得阵阵掌声。田间地头间,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劳作、共话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清廉村居建设的深度、广度、力度上精耕细作,让日常学廉、思想植廉、行动践廉融入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清朗的画卷。”荻垛镇纪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