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迎来国家级技术审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婷 汪翔)在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个月之际,我市迎来了城市保护与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10月3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的《兴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技术审查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内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我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把脉问诊、擘画未来。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剑峰出席会议并致辞。市领导陈林、刘忠参加会议。
邵剑峰致辞时指出,此次技术审查会不仅是对前期名城保护与规划编制工作的集中检验,更是推动规划成果精益求精、臻于完善的关键环节。恳请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与会各相关单位部门务必珍惜难得的学习与提升机会,深刻领会、充分吸收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以指导后续的规划修改完善工作。要确保最终的规划成果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又紧密结合兴化市情实际,更能突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从而有效指导实践,让兴化这座新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彰显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2019年起,我市严格依据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规、标准与政策要求,启动了《兴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在此期间,得益于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业内专家的悉心指导,我市多次组织深入研讨,各相关单位协同作战,编制团队精雕细琢,历经数轮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提交本次会议审查的规划成果。
会上,与会专家们对规划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评审,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兴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已较为成熟,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编制单位根据本次会议意见,对规划文本、图集进行系统性修改与完善。重点在于深化价值特色、精准划定范围、细化保护措施、强化实施衔接,使该规划真正成为守护兴化历史文脉、指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会前,专家学者们还来到我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小东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和城中历史地段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