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九分局书写“地等项目”新实践
本报讯(通讯员 冷晓静 魏解东 全媒体记者 顾日升)累计完成15个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其中省重大项目4个,为泰州市各园区最多;泰州市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额为泰州市各园区最高。
这是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九分局(以下简称自规九分局)1至8月的成绩单。
“15个重大项目都是‘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自规九分局为项目快建设立了大功。”戴南镇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怀平称赞道。
自规九分局属地戴南镇,是我市工业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要求九分局激励昂扬斗志,投入全部精力,做好要素保障,坚决勇挑大梁。
空间怎么配?唯有整体规划、增存并供一条路
“地等项目”是项目建设中土地要素保障的“最佳境界”,是项目快建设的第一要素保障。戴南镇境内涉及自规事务多而杂,在岗仅8人的九分局抽出3名人员,组成高新区项目土地要素保障服务专班,分局长黄风立担任班长。经过多年历炼,自规九分局铸造了“地等项目”金招牌。
今年5月,高新区禾海电子、伟珈电气、凌电电气三个新项目同时成功招引后,均开出200亩用地需求,三个项目产业特色与高新区现有特色产业片区不匹配,而电机电气是戴南原张郭镇优势特色产业,三个项目都是张郭本土企业的扩张与升级。专班说服三项目共建一个新产业园,并向戴南镇提出新辟智能电机电气产业片区,得到重视和支持,最终,三个项目共用地155亩,规划整体合一,共建设7幢多层厂房,环保、道路、绿化等设施共建共享,既减少了基建投入,又为戴南电机电气特色产业发展打下了“地基”。
在高新区,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自“十四五”规划始,我市启动低效土地退出,今年打响低效土地整治攻坚战,高新区11个产业片区,共整治低效用地、重新挂牌1000多亩。从走进低效企业反复宣讲节约用地,到配合镇政府洽谈拆除补偿,从优化调整开发边界,到推进详规全覆盖,自规九分局工作人员无数个日夜奔走在现场,为做好存量文章,保障“地等项目”,啃硬骨头、下苦功夫。
目前,自规九分局正着手编制8个片区开发方案,利用本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出的空间,为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土地要素。
手续怎么办?唯有帮办代办、政企一条心
有这样一种现象,业主确认选址后,起先还由分局协助用地手续,跑上两次就干脆交给分局代办。自规九分局实行全程包保办理,从过去的企业跑、部门帮,变成了专班“一站式服务”。
正通项目业主张维朋表示,企业一门心思安装生产线、采购原材料、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用地手续两眼一抹黑,挂牌期、公示期、确认期令人眼花缭乱;洪评、稳评、文评、高标准农田、污染状况调查环环相扣;表格填写稍有误差就得返工。现专班全程代办,企业既安心、更省心。
企业有需求,专班“代你办”。项目招引一旦成交,专班人员便“保姆式”服务。高标准农田补划,专班赴泰州农业农村局代办;明澄、华慧等企业CA认证,专班到泰州数据局代办……
项目报批就是一条“链子”,哪个环节掉了“链子”都会影响项目按时落地。专班3名人员都是多面手,平时独当一面,忙时攥指成拳、抱成一团,为项目落地开工赢得时间、减少成本。
速度怎么提?唯有统筹时序、并联报批一条龙
高新区项目服务办不会忘记,8月1日,细雨纷飞中,专班走进电机电气产业园,向禾海电子、伟珈电气、凌电电气三个项目发放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业主们又惊又喜:“距项目挂牌仅8天,速度太快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班提前摸透企业个性化需求,所有服务环节一律前置,把准规划选址、土地征供、规划许可各环节要点。
今年,黄风立配合政府拆除低效用地近千亩;专班成员袁祥编制成片开发方案13个,实现详细规划全覆盖;专班成员黄加安力争多个项目集中报批,避免分散审批耗费时间,按期保障20多个项目用地。规划审批从4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利用出让合同公示期帮办税费缴纳、不动产权籍资料、建设方案审查手续,确保8个工作日内3证齐发。







		

